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贴秋膘不如降秋燥 出伏后要注意这些事

2016-08-29 04:53:13华龙网健康频道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立秋以后,许多地方都有“贴秋膘”的习俗,以弥补“苦夏”带来的身体消耗。秋季的确非常有必要进补,这是因为秋季合理进补不仅可以弥补夏季的过度消耗,而且还能增强人体对秋冬季的适应能力,为平安过冬做好准备。

  月25出伏了!按照节气来说,2016年7月17日入初伏,7月27日入中伏,8月16日入末伏,25日是末伏的最后一天。夏热三伏、冬寒三九。终于过完三伏天。

  据气象资料分析,今天夜间至明天白天,受台风“狮子山”外围和一股冷空气影响,重庆将迎来一次分散性雷阵雨天气过程。伴随降雨,26日开始,各地日最高温将陆续下降6~8℃,晴热高温天气将告结束。到27日,主城最高温将跌破32℃。

  俗话说“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秋季适当进补是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的最佳时机。可“一场秋雨一场寒”,明显的降温会让刚从高温的夏季过渡到秋季的身体产生不适,不少人会患上不同程度的秋燥症。那么,此时养生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贴秋膘不适合现代人 贸然进补会加重脾胃负担

  “贴秋膘”最早传于北方。依照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理,秋季适当进补是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的最佳时机。过去传统“贴秋膘”是为了增长脂肪,以备冬天御寒,所以以吃肉为主。

  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尤其是都市人,肥胖人群的比例不断增高,各种与之相关的慢性病发病率也在逐步上升。对此,有关专家表示,贴秋膘并不适合现代人的生活,古时人们饮食水平普遍较低,所以注重在这个季节补充高热量食物,现代人这样盲目补给营养,很容易造成营养摄取过剩。而且,经过炎热夏季,人们由于频饮冷饮,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如贸然进补,会加重脾胃负担,造成消化功能紊乱

  ■秋冻要适度且因人而异 出伏后还得注意这些事

  秋天微寒的刺激,可提高大脑的兴奋性,使皮肤代谢加快,机体耐寒能力增强,更能适应即将来临的冬季。当然,秋冻也要适度且因人而异,不能冻得打寒战,老人和孩子则要注意保暖。同时,还有这些事情需要注意!

  1.忌悲

  中医理论认为,秋天对应的脏器是肺,悲伤容易伤肺。反过来,肺气虚了,机体的耐受能力下降,也易产生悲伤的情绪。所以,秋天自我调养要做到内心宁静舒畅,切忌悲观伤感,

  2.咽津

  秋季多干燥,人容易出现口干舌燥等不适。就可以试试咽津,具体方法为:舌头在嘴里搅动,以刺激唾液的产生,然后分成3次咽下,并有意识地将其送入丹田。

  3.润肺

  秋天的饮食强调滋阴润肺。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白萝卜、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的食物,以益胃生津;也可熬生地粥,以滋阴润燥。另外,吃百合、秋梨等也可润肺。

  4.食酸

  酸味能收敛肺气,辛味则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辣食物,适当多吃酸味的果蔬。

  ■秋天易患秋燥症 养生重点可转为润秋燥

  燥邪最容易伤人津液,会经常引起咽干、鼻燥、声嘶、干咳、皮肤干燥。此时,不妨吃些润秋燥的食物进行调理。

  百合银耳雪梨汤

  原料:百合10克、银耳10克、梨一个、枸杞、冰糖适量

  做法:1.百合提前一天用温水浸泡,煮之前用水冲一下。

  2.银耳用温水泡1小时,剪去根部,并撕成小朵;梨去皮切小块;枸杞子用温水冲一下。

  3.开中大火,汤锅内倒入清水,冷水下银耳。

  4.待水开后转中小火慢炖1小时30分钟,放入雪梨块和冰糖。

  5.再放入百合和枸杞子慢炖30—40分钟即可。

  蜂蜜山药

  原料:山药一小根、蜂蜜适量、淡盐水

  做法:1.先将去皮的山药洗净,用淡盐水稍泡几分钟。

  2.将泡好的山药放入搅拌机中打成山药泥。

  3.取干净的锅一只,加入适量的清水。待水烧开后,慢慢地把山药泥倒入锅中,边倒边搅拌;清水根据山药泥的多少而定,水和山药泥的比例为2.5:1.开锅煮5到6分钟,必须边煮边搅拌。

  4.煮好之后盛入碗中,待60度左右放入蜂蜜即可。

  牛奶桂花龟苓膏

  原料:龟苓膏1盒、全脂牛奶1袋、糖桂花半勺、蜂蜜半勺

  做法:1.全脂牛奶先放冰箱冷藏一小时。

  2.龟苓膏放入大玻璃碗中,用小刀划碎。

  3.倒入冰箱中取出的凉牛奶。

  4.最后放入蜂蜜和糖桂花拌匀,盛入小碗中即可。

  莲子鸡心汤

  原料:鸡翅4只、鸡心10个、莲子2把、木耳1把、葱、姜、花椒、香叶、盐、胡椒粉适量。

  做法:1.鸡翅和鸡心洗净,木耳提前泡发,葱姜洗净切片。

  2.取砂锅一只,放四碗冷水,将鸡翅和鸡心放进去开火煮。

  3.煮开后撇去浮沫,放入莲子,再加入各种香辛料,小火煲1小时。

  4.加入木耳,再加入盐,继续煮10分钟即可。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秋燥
  • 秋燥感冒颗粒

    清燥退热,润肺止咳。用于感冒病秋燥证,症见恶寒发热,鼻咽口唇干燥,干咳少痰,舌边尖红,苔薄白而干或薄黄少津。[详细]

    去看看 ¥0.0
  • 秋燥感冒颗粒

    清燥退热,润肺止咳。用于感冒病秋燥证,症见恶寒发热,鼻咽口唇干燥,干咳少痰,舌边尖红,苔薄白而干或薄黄少津。[详细]

    去看看 ¥0.0
推荐专家更多
  • 陈淑平副主任医师广东省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治感冒久咳、胃肠炎、胃溃疡、结肠炎、胆囊炎、泌尿系统感染、结石;妇女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阴痒、崩漏、更年期综合症、不孕症及小儿发热咳嗽,消化不良、疳积等病症有丰富经验。

  • 杨大坚主任医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 彭树灵副主任中医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