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中医善治的五种急症

2015-09-28 00:18:52生命时报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由病毒、细菌感染所致的急性发热,中医称为“外感高热”。可根据症状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张仲景《伤寒论》中的麻黄汤,出汗后可退热。姚卫海建议,家里可以备些中成药,如莲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颗粒、疏风解毒胶囊、双黄连口服液等,对肺炎、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等引起的发热具有较好的疗效。

  网上流传拍打肘部可用于心梗急救,针刺十个指尖挤血可缓解中风心绞痛,这些看似神奇的“救命”方法究竟靠不靠谱?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姚卫海主任明确表示,这些方法都是没有依据的,例如拍打肘部不仅不能缓解病情,还可能对心脏造成不良刺激。

  发生急性心梗的正确做法是让病人安静地仰卧或半卧,立即口服硝酸甘油片,按压内关穴(近掌侧腕横纹向上三横指中央处),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胸痛,并尽快就医,不要听信“偏方”自行处理。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中医在急诊、急救中毫无用武之地,”姚卫海介绍,“中医在某些急症方面的治疗效果也很不错,例如发热骨折、脓毒症、肠道传染病以及高血压所致的眩晕等。”

  发热。由病毒、细菌感染所致的急性发热,中医称为“外感高热”。可根据症状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张仲景《伤寒论》中的麻黄汤,出汗后可退热。姚卫海建议,家里可以备些中成药,如莲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颗粒、疏风解毒胶囊、双黄连口服液等,对肺炎、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等引起的发热具有较好的疗效。如果体温持续增高(超过38摄氏度,或体温低于38摄氏度但持续6天以上),则不宜继续自行用药,应及时就医。

  骨折。在户外出现骨折,也可通过中医的手段进行应急处理。如果伤口有出血,要先清除可见的污物,再用干净的棉花或毛巾等加压包扎。随后可就地取材,将木板、竹片等粗略加工成长宽适宜的夹板,用绷带或布条固定骨折部位,能有效防止就医前骨折部位出现进一步损伤。夹板与皮肤之间最好垫些棉花等柔软透气的织物。还可内服七厘散、云南白药等中成药,用以止血和减轻疼痛,同时要尽快送往医院,交由医生处理。

  脓毒症。人体对外部感染做出伤害自身组织与器官的反应时,便会引发脓毒症。中医认为“腑气不通”是脓毒症的症状之一,故以“通腑攻下法”来治疗,常用方剂为承气汤,主要成分有大黄、枳实等,能够改善腹腔内脏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除,排出细菌和毒素。此外,“通腑”对动力性肠梗阻也有一定的疗效,患者可在医生排除狭窄、套叠等肠道病变后,选用通腑益气类汤药来促进肠动力的恢复。

  肠道传染病。中医在治疗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方面也有一定特色。痢疾是由“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不洁”所引起,意思是由于饮食不卫生,吃进了引起痢疾的病原。中成药可选择葛根芩连颗粒、古方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等,都是治疗痢疾非常有效的方剂。

  眩晕。对于高血压引起的眩晕,可针灸攒竹穴(眉头内侧边缘凹陷处)、百会穴(头顶正中央)与三阴交穴(足内踝尖向上四横指宽),或遵医嘱服用眩晕宁片。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吕崇江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 彭树灵副主任中医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 陈淑平副主任医师广东省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治感冒久咳、胃肠炎、胃溃疡、结肠炎、胆囊炎、泌尿系统感染、结石;妇女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阴痒、崩漏、更年期综合症、不孕症及小儿发热咳嗽,消化不良、疳积等病症有丰富经验。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