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经常活动脚趾 可健脾养胃

2010-04-15 00:20: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小腿上集中了不少消化系统的穴位,像管脾经、肝经的足三阴在小腿内侧,管胃经、胆经的足三阳在小腿外侧,能够健脾的足三里在膝盖下三寸的外侧。

  由于生活忙碌,饮食不规律等,许多人都有胃不好的毛病,近日,日本医学家研究发现,经常活动脚趾可以健胃。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中医内科杨国华教授也指出,对脾胃虚弱的人来说,经常活动活动脚趾及脚部确实能起到健脾养胃的作用。

  多动脚趾可健胃

  从经络看,胃经经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管脾胃的内庭穴也在脚趾的部位。一般来说,胃肠功能强的人,站立时脚趾抓地也很牢固。因此,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妨经常锻炼脚趾。方法有:

  脚趾抓地 站立或坐姿,将双脚放平,紧贴地面,与肩同宽,脚趾可练习抓地、放松相结合的方式,对经络形成松紧交替刺激。

  脚趾取物 还可以每天抽一点时间,练习用二趾和三趾夹东西,或在坐、卧时有意识地活动脚趾,持之以恒,胃肠功能就会逐渐增强。

  扳脚趾 反复将脚趾往上扳或往下扳,同时配合按摩第二、三脚趾趾缝间。

  按摩脚趾 消化不良及有口臭便秘者,宜顺着脚趾的方向按摩,以达到泻胃火的目的;对脾胃虚弱、腹泻者,可逆着脚趾的方向按摩。

  小腿集中脾胃经

  在动脚趾的同时,还可以顺手将小腿从上到下依次按摩一次,效果会更明显。因为,小腿上集中了不少消化系统的穴位,像管脾经、肝经的足三阴在小腿内侧,管胃经、胆经的足三阳在小腿外侧,能够健脾的足三里在膝盖下三寸的外侧。按按这些穴位,都可起到健脾养胃的作用。

  需要注意:做时力度以按后觉得舒服即可,但不要在过饱和过饿时按摩。儿童脾胃的穴位和成人不同,不要选择这种方法健脾养胃。

  日行千米摩胃肠

  运动能加强胃肠道蠕动,加强肠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还可增加呼吸的深度与频率,促使膈肌上下移动和腹肌较大幅度的活动,从而对胃肠道起到较好的按摩作用。

  胃病患者可以参加太极拳、步行、慢跑、骑自行车等运动。刚开始锻炼时,运动强度宜小。如采用速度缓慢、全身放松的步行,可步行两千米左右,时间每次20~30分钟,改善胃肠功能,对消除腹胀嗳气,促进溃疡愈合有一定作用。

  随着病情好转,可适当加大运动量。

   新上线书籍:《从字到人:养生篇》 《手法自疗养生大全》 

          《312经络锻炼法全效升级版》 《经络松筋法

          《从头到脚用穴位 》 《不上火的生活

          《看名医不挂号》 《由梦说健康》   

(实习编辑:杜念念)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杨国华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曾师从于施奠邦、凌耀星等教授学习中医内科,并师从于姜辑君、杨甲三等名家学习针灸。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慢性胃炎
  • 摩罗丹(浓缩丸)

    和胃降逆,健脾消胀,通络定痛。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疼,胀满,痞闷,纳呆,嗳气,烧心等症。[详细]

    去看看 ¥26.75
  • 胃康灵胶囊

    柔肝和胃,散瘀,缓急止痛。用于肝胃不和、瘀血阻络所致的胃脘疼痛、连及两胁、嗳气、泛酸;慢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详细]

    去看看 ¥22.25
  • 复方氢氧化铝片

    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烧心)、反酸,也可用于慢性胃炎。[详细]

    去看看 ¥44.3
推荐专家更多
  • 王晓红副主任医师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儿科矮小症、脾胃不好、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小儿肥胖症、小儿便秘、小儿鼻炎、营养不良、小儿咳嗽等以及成人郁证、消化、呼吸、耳鼻喉科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食管炎、胃溃疡及结肠炎、胆囊炎、慢性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咽喉炎、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

  • 曹田梅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治疗慢性肾炎、慢性肾衰、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慢性前列腺炎、糖尿病肾病、紫癜肾炎、痛风性肾病等各种原发、继发性肾病及内科疑难病

  • 肖河主任医师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及十二直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胆石症,脂肪肝,慢性肝炎,肝硬化等)尤为专长;对泌尿系统疾病,慢性咳嗽,风湿性疾病,心脑血管病等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