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冬病夏治 不单是“天灸”

2009-07-06 07:53: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冬病夏治有禁忌。还须掌握起居、饮食等养生窍门。

  炎热的盛夏已离我们越来越近。在这个特殊的季节,人体经络气血通畅,诸如哮喘、肩周炎、冻疮等寒冬时节易发的病症明显得到缓解,于是很多人将治疗搁置一边,药暂时不吃了、病也暂时不治了。

冬病夏治 不单是“天灸”

专家详解“天灸”治病

  专家认为,这种做法很不恰当,其实“冬病夏治”往往效果更佳。但“冬病”该如何“夏治”? 除了“三伏天”贴灸之外,还有哪些防治的好办法?各种疗法是否百无禁忌、人人适宜?就此,记者采访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友章教授,据他介绍:其实,“冬病夏治”自古有之,在此季节治疗“冬病”,不但可趁“伏天”阳气旺盛之势祛除体内沉积的寒邪宿疾,还有助体质虚寒者调节和补充体内亏损的阳气,提高免疫能力,增强机体在一年四季的抗病能力。他还指出,本来多发于老年人身上的“冬病”,近年在城市中已有年轻化的趋势,可能与城市生活环境和冷冻饮食的增加、生活节奏的变化有关。

  “冬病”患者年轻化

  不少人每到寒冷的冬天,身上的老毛病就会突然发作或加重,如呼吸道感染、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冻疮、肩周炎、风湿性筋骨痛等等。但夏天一到来,这些患者的症状就会逐渐减轻或消失。在临床上,一般将这类冬季易于发作或加重的疾病俗称为“冬病”。

  据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友章教授介绍,“冬病”原多发于体弱的老人和儿童身上,但近年来却呈现出向青壮年扩散的趋势。有报道称,这两年一到夏天,谋求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支、肺气肿等“冬病”的人群中,有约1/3是青壮年。

  刘教授称,“冬病”之所以年轻化,主要是由于城里人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在不断加重,导致青壮年人群平时生活作息和饮食都很不规律,加上冷冻饮食增加、城市环境污染加剧、空气质量差等各种原因而造成的。专家提醒:无论是哪个年龄阶层的患者,“冬病夏治”都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因为“冬病”多由寒邪引发,寒邪若在人体内积久不散,便易伤阳气甚至导致人体虚寒。这种有“寒证”或虚寒体质的患者一到春夏,尤其是三伏天,由于气温升高,体内阳气上升,经络相对通达,气血也较充沛。

  因此,在夏季抓紧治疗某些寒性疾病,能最大限度的驱风祛寒,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并为秋冬储备阳气,令人体阳气充足至冬至时则不易被严寒所伤。这也是我国传统医学提倡“冬病夏治”的道理。

  而治疗原则归结起来有两条:一是驱寒邪,二是调阴阳,改变虚寒体质。

  夏季食疗助治“冬病”

  据刘教授介绍,“冬病夏治”适合的5大类疾病依次是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鼻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频发感冒尤其是小儿反复感冒咳喘;虚寒性胃痛腹痛、慢性腹泻;寒湿性关节痛、老寒腿、冻疮。

  “冬病夏治”除了人们所熟知的“天灸”外,还包括起居、饮食调摄、养生等对阳气的保护。刘教授建议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体质进行食疗,其中不少普通食物通过精心配搭同样也能达到治“冬病”的目的。为此,刘教授推荐了以下的食补和药补配搭,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就其不同的功效,“对号入座”尝试一下: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刘友章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脾胃病科

刘友章,1984年考取全国著名中医学家邓铁涛教授和中西医结合专家王建华教授的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日本京都大学留学归国。1997年3月被广州中医药大学聘为主任医师,现任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部特邀研究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带头人,广东中医药学会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后流动站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内科主任。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七五”、“八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项目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主要的著作有:《中医内科五脏病学》。广州科技出版社、2001年、副主编,《胃病中西医诊疗与调养》。广东旅游出版社、2001年、主编,《消化病知识更新学习班》。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主编,硕士研究生教材《中医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1,编委,《疑难病症治验精华》。广东科技出版社、2001年、编委,《简明中医临床诊疗常规》。广东科技出版社、2000、编委。擅长中西医结合诊疗胃肠肝胆、神经肌肉病、疑难杂病、老年病、甲亢、痛风、久咳、腰痛、眩晕、偏瘫症。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