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损伤源自劳损
中医自古有“五劳”之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如果经常保持一个姿势,反复或过多地使用某些筋肉组织,就可能引起局部的积累性损伤。譬如长期用电脑会出现鼠标手、颈椎病;钢琴家容易发生弹响指;网球运动员易患“网球肘”等。
提示:生活中做些反向运动能使颈椎得到有效松弛,譬如放风筝时,挺胸抬头,左盼右顾,可以保持颈椎、脊柱的肌张力,保持韧带的弹性和脊椎关节的灵活性;又如常做颈椎操。方法是:站立时双足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目光平视。单头部运动,做低头、抬头;左转、右转、左弯右弯;前伸、后缩;顺、逆时针环绕动作。每次5~8分钟;再如游蛙泳,在换气时,颈部从平行于水面向后上仰,将头部露出水面呼吸。可以活动颈部小关节,增强颈部张力,缓解项背部的筋肉酸痛。
韧带损伤源自少运动
平时缺少运动或是久病者大多韧带的柔韧度较差,更容易引起损伤。据临床观察,不少腰部扭伤的病例,都发生在弯腰拾物或打哈欠时。此外,外界的风寒湿气也极易伤害筋骨。与男性相比,女性髋部宽大,膝、踝关节韧带要承受更大的作用力,所以女性的韧带较男性更脆弱。
提示:每天做些加强全身韧带、关节、肌肉方面的柔韧性锻炼。如临睡前做拉伸韧带的活动,从基本的压腿开始,然后采取侧式、坐式、卧式拉伸韧带10~15分钟;晨醒后做伸展运动,最简单的就是伸伸懒腰。
此外,尽管天气逐步趋暖,不要过早脱掉袜子或穿露踝部的袜子,更不要赤脚走在冰凉的地板上,容易受风寒侵袭;长时间穿太高太细跟的鞋子,也容易加重膝、踝关节的韧带压力。
骨骼受伤源自皮脂少
人体皮下脂肪和各个脏器周围的脂肪有防震、保护骨骼、肌肉和内脏脂肪不受外界的机械伤害的作用。所以,骨骼首先要有一定的质感,骨质厚才能变得坚强;其次骨周围要有脂肪作“软垫”,这样才不至于轻易受到伤害。
提示:中医认为,肾气充足则骨骼强健。所以保护筋骨,除了运动外,还要温补肝肾,以至养足气血,散入全身骨骼筋肉。如经常进行健走、慢跑、爬楼梯等最简单的负重运动,以及跳舞、踢足球、打网球也能强健筋骨;经常进行上下牙齿的咬合运动以及嚼食干果等叩齿运动,也有培固肾气,颐养骨骼之效。
此外,不要过分节食,以免缺乏肌肉、脂肪及软组织包裹在骨骼周围,而造成骨伤害;平时适当选用牛肉、百合、胡萝卜等食材煲汤,有补肾的作用;而在瘦肉煲汤时加入骨碎补合田七,则可促进血液流通,增强筋骨供给;如有旧伤,可用浸泡酒来外搽患处,能疏便气血。
(实习编辑:伍智聪)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大暑刚过不久,立秋就到来了。此时天气还是比较炎热,多吃这些“节气菜”,可以起到健脾祛湿、补中益气、平肝清热等作用。立秋,从时间上看,就是过了上半年,下半年开始啦。因此,立秋饮食非常重要,立秋吃好了,后面秋分时节的清补润肺才会更加有效。今天39饮食编辑就和大家一起做南瓜排骨汤,补中益气健筋骨。
擅长领域:擅长甲亢、甲状腺结节、甲亢突眼、甲减、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疑难病的诊疗
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