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中医食养之五畜为益

2009-05-15 07:31: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五畜是指牛、羊、猪、犬、鸡以及乳汁、禽蛋等各种动物性食品。《素问·脏气法时论》说:“五畜为益”。益是增补之意,可补充增进主食的不足。中医认为,五畜为“血肉有情之品,最为补人”,能滋养人体精血。

  肉类是人们的主要食品。禽、畜、鱼肉共有100余种。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由于动物蛋白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与主食相辅,更能促进人体健康。在瘦肉中,蛋白质约为20%左右,其中以猪肉、牛肉、鸡肉、兔肉等营养价值较高;肉类脂肪含量5%~50%不等,是热量的重要供给来源。除肝脏外,一般肉类都缺乏碳水化物。肉类是维生素B和尼克酸的良好来源。肉汤一般含少量动物胶,少量的肉类蛋白与维生素B族,由于它具有特殊的香味和鲜味,能刺激胃液分泌,促进消化,所以,许多人对肉汤情有独钟。

  各种禽蛋是人们较易获得的良好食品。蛋类的蛋白质具有各种必需氨基酸,易为人体所利用。同时,一个鸡蛋中含有30毫克的钙与1.5毫克的铁,是孕产妇以及少年儿童的好补品;在蛋黄中还有相当数量的维生素A、硫胺素、尼克酸和核黄素,都是人体生长发育与健康所不可缺少的。

  【食养提示】食用动物食品遵循“五原则”

  1.多禽少畜:据统计,在我国居民的肉食品中猪肉占85%,禽类及鱼只占15%。专家认为,这样的肉食比例结构极不合理。畜肉和禽肉两类肉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大有区别。分析表明,鹅鸭脂肪的化学结构更接近于橄榄油,不仅无害于心脏,反而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将猪肉在肉食中的比例降到60%,禽类及鱼肉增加到30%以上是比较合理的。

  2.多鱼少肉:猪肉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摄入过多可以导致高血脂。而鱼肉的脂肪含量低,蛋白质的含量高,约为猪肉的两倍以上。对人体有益的亚油酸含量也大大高于猪肉。鱼的蛋白质含量高,而且易于消化,吃鱼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高血脂。

  3.多骨少肉:就畜类食品而言,眼睛也不要只盯在肉上。以猪骨为例,其蛋白质、钙、铁和能量均优于猪肉。尤其难得的是,这些养分易被人体吸收,很适合胃口与消化功能皆有不同程度减退的老人食用。

  4.多炖少炒:就猪肉的烹调方式而言,在蒸、炒、炖等多种方式中,宜于中老年人的最佳方式是炖食。首先,炖肉鲜嫩柔软,而中老年人的咀嚼功能大多衰退,因而较为适合。其次,炖食可以消除猪肉的某些弊端。实验表明,长时间炖煮,油脂减少30%~50%,不饱和脂肪酸增加,胆固醇含量下降,口感也好。

  5.荤素搭配: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混合食用可以提高彼此的生理价值,称为蛋白质互补。若将猪肉、禽类配伍,由于都属动物性完全蛋白质,因此,其互补作用较小,不能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而要将猪肉和豆制品或蔬菜等搭配,就可以弥补豆类中蛋氨酸含量少,蔬菜中赖氨酸、色氨酸和蛋氨酸都较少的不足。蔬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盐,维生素可促进蛋白质的代谢,而矿物盐又能中和肉类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酸性产物,以维持人体正常的酸碱平衡。

  6.先吃菜,再吃肉:吃饭的时候,饭馆喜欢把蔬菜放在最后吃,其实就餐最好的顺序是这样的:汤→蔬菜→米饭→肉类→水果(半小时后再吃)。

(实习编辑:伍智聪)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杨大坚主任医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 彭树灵副主任中医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 李铜元副主任医师深圳福华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扭挫伤、骨折脱位,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状、肩周炎、网球肘、高尔夫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腰椎增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颈肩腰腿痛的康复保健;感冒、咳嗽、胃脘痛、胃炎、肠炎、便秘、头痛、失眠、眩晕、抑郁症、耳鸣耳聋、痛风、亚健康的平衡保健;月经不调、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症;扁桃体炎、咽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痤疮、黄褐斑、扁平疣等。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