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子亦名葛洪,是我国西晋时期一位杰出的大夫,也是一位著名学者。他能诗善画,博学多才,百姓都尊称他为文武才子。他在医学上有着较高造诣,曾著有《抱朴子》等多部著作,在养生健身、修行练功方面颇有建树。他身手不凡,精于射术、刀术,曾几度驰骋疆场,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而受封于朝廷。但他不慕荣华富贵,辞官而居深幽,一心修行数十载。他十分崇尚道家导引气功,但他有自己一套见解,主张潜心静养,淡泊平心,摒除杂念,神形合一。这是抱朴子长期修身养性的经验总结。
他在《抱朴子》一书中曾这样阐述:“子欲长生,守一当明”,要“锁心猿,拴意马”,做到“万念俱寂”,能充分发挥练功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善行气者,内以养身,外以却恶。”强调意念在练功中的重要作用,也就是现代医学中强调的在锻炼身体时要排除一切私心杂念,达到诱导入静的目的。我们很多人长期练功,不能得到理想的功效,恐怕与练功时不能专心至致有很大关系。抱朴子在练功上不拘泥于前辈,他认为不一定要按一定的招式进行,可安静不动,也可随意稍动。他说:“或伸或屈或俯或睡卧或倚立或踯躅或吟或息,皆导引也。”从这些文字上考证,他提倡随意运动。这些论述不但对发展、挖掘祖国的运动医学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对通过随意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也有很大帮助。
抱朴子的另一个长寿之道,就是特别强调注意日常生活卫生,预防疾病。他指出人为什么生命这样短暂,主要是平时没有注意卫生,使病邪侵入了人体,使机体受到了损伤。“夫人所以死者,诸欲所损也;老也,百病所害也,恶毒所中也,邪气所伤也,风冷所犯也。”虽然那时还不知道有病菌、病毒、病原体等微生物的侵害,但他已经注意这一点。平时,他对自己的饮食起居也严加注意,他指出:“食欲有度,兴居有节。先寒而衣,先热而解;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饮不过多。不露卧星下,不眠中现肩。”这些精辟的论述与现代医学所强调的是一脉相通的,非常符合养生之道。
抱朴子年高80有余,应该说,在当时是属于超级“寿星”。晚年时他“每上山,体力轻便,登危越险,年少追之,多所不及”。这充分说明抱朴子的养生之道有着显著的功效,值得我们后人不断的学习运用,特别是对老年人长寿有着启迪作用。
(以上内容转载自新浪健康。)
(实习编辑:范立明)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补肾,温阳。适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膝酸痛,头晕耳鸣,神疲健忘,体倦乏力,畏寒肢冷。[详细]
去看看 ¥323.01.改善脑动脉硬化及脑中风后遗症引起的意欲低下和情感障碍(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缺乏意念、忧郁、不安等)。2.急性和慢性周围循环障碍(肢体血管闭塞性疾病、雷诺氏综合症、其它末梢循环不良症状)。也适用于血管性痴呆,尤其在早期治疗时对认知、记忆等有改善,并能减轻疾病严重程度。[详细]
去看看 ¥27.56用于颅脑外伤、脑血管病后遗症伴有记忆减退及注意力集中障碍的症状改善。对脑功能不全有辅助改善作用,也用于蛋白质缺乏、神经衰弱病人以及对一般蛋白质消化吸收障碍的病例。[详细]
去看看 ¥31.0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抽动症,多动症,及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咳嗽、肺炎、哮喘,气管炎,支气管炎等。
擅长领域:治疗慢性肾炎、慢性肾衰、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慢性前列腺炎、糖尿病肾病、紫癜肾炎、痛风性肾病等各种原发、继发性肾病及内科疑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