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认为,大蒜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以导致周围血管扩张,通过神经反射弧达到止咳的目的。中医认为,肺主气,肾主纳气,一为气主,一为气根。
2014-10-24口腔溃疡怎么好得快?口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口腔溃疡,很多人一到秋季就开始复发口腔溃疡,影响到正常生活。一旦患上口腔溃疡,除了及时治疗外,还要注意饮食调节。可喝莲心栀子甘草茶、莲子甘草茶、生地青梅饮等。
2014-10-23秋季天气干燥,很容易引发一些疾病,咳嗽就是其中一种,看似小问题,却会对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出现咳嗽不要随便用药,要分清类型。咳嗽可分为风寒、风热、燥火等所引起的,应对症治疗。
2014-10-15患者咽部不是真的有“东西”,而是自觉咽部有异物,这种现象在中医上称为“梅核气”,也就是现代医学说的“咽部异感症”。中医治疗梅核气以开郁为先,讲究疏肝、理气、化痰。
2014-10-14中医认为,喘病的根为痰,痰又分为病理和病因两种,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再加上环境、先天、饮食、心理等综合因素导致机体功能的紊乱,从而引起哮喘发作。对于哮喘缓解期,中医药治疗方法众多,中草药、针灸、气功、拔罐、割治、敷贴等疗法,各有功效,相互补充。
2014-09-30不慎受凉,外邪可能趁机侵入人体,引起打喷嚏等症状,人在受凉后可以做些小动作来预防感冒。
2014-09-30入秋后天气转凉,气候多变忽冷忽热,加上绵绵秋雨造成的湿气一起“夹攻”,呼吸道粘膜易受刺激导致病原微生物进入是哮喘发生的病因。专家提醒,有哮喘病史的患者在秋季要注意防范旧疾复发。
2014-09-22刚过立秋,许多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就出现了异常反应,鼻塞,头痛,晚上睡不着觉,白天打起喷嚏就停不下来。中医在缓解鼻炎有招,如冷水洗鼻、按摩穴位、针灸、艾灸等。
2014-09-12中医认为,感冒的发生是因为人体感受外邪而致病,外邪之中以风邪为主,在气候反常、冷暖失调、人体抵抗力不足时,风邪就可能兴风作浪。天凉以后,风寒和风热感冒是最常见的两类。针对风寒袭表的病症状态,用药以辛温解表、宣肺止咳为主;风热感冒时,辛凉解表、清热肃肺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2014-09-05失眠人群在逐渐从城市精英阶层向基层扩张,出现睡眠问题的社区居民越来越多。中医专家指出,失眠者往往因为是大脑神经某片区域长期兴奋,让人难以入眠,通过针灸物理方法抑制大脑兴奋神经,就可以实现容易快速入眠。
2014-08-30人出汗是阴阳调和的产物,就像烧水,有火还要有水,火相当于阳气,水相当于阴液,都充足才能出汗。阳气不足的,火不旺;阴液不足的,火再旺,也没汗。如果寒邪侵犯人的体表,中医会通过发汗的方式让腠理张开,即皮肤毛孔打开,寒邪随着汗液排出,就是“解表”。
2014-08-27目前市面所流行的止咳中成药多适应于热性咳嗽,许多患者购买服用时不能准确区分,容易把寒性咳嗽误当热咳来治疗。用中药治疗咳嗽时一定要辨清寒热,这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2014-08-15贪凉饮冷,耗伤阳气,极易导致夏季感冒——热伤风。这种体内有热,又受了风寒的热伤风,主要症状有头痛、咽喉痛、流鼻涕,时而伴有发烧。如何预防夏季感冒呢?预防夏季感冒的关键是切莫贪凉过度。
2014-08-05对于糖尿病患者可以采用中药汤剂内服、中药外治等方法进行冬病夏治。中药内服,是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选用制剂代谢方进行辨证施治。中药外治,可以选用个体化的中药进行泡脚熏洗。
2014-07-24很多高血脂症患者在服用降压药时,一停药,血脂就反弹,所以专家建议,服用西药同时有必要加强中医调理。由于广东气候湿热,体内湿热明显的高脂血症患者不妨适当服用茵陈、溪黄草。
2014-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