皲裂一般发于冬季和春季,因为冬春季节天气寒冷,多风,皮肤易干燥、变厚,失去弹性,甚至牵拉时会出现裂口、出血,而且暴露的部位为多发区。
2009-11-16中医如何看白带呢,自然与西医有所不同,在中医看来,白带异常是“带下病”。除了某些炎症引起白带异常,工作压力太大,休息不够也会引起白带增多和颜色变异。
2009-11-13禀赋不足 为阴阳俱虚之证。多因未出生禀赋父母之精不足,或父母年老体弱多病,或房劳过度,精血不旺,或营养不良,气血不足,均可影响胎儿发育,导致先天不足。肾藏精,为“先天之本”,可“藏真阴寓元阳”,肾阳不足则阳气虚弱,神光不能越外而远照,故视远模糊;肾阴不足则阴精亏损,光华不聚,则视近昏花,视远也不清。
2009-11-12“宫寒”直白地说就是“子宫寒冷”。在这里,中医所说的“子宫”与西医所指的子宫不同,它的范围要更大些,包括子宫、卵巢等多种器官。
2009-11-10《素问·阴阳别论》:“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古人对妇科疾病与七情内伤对脏腑相互之间的影响是很重视的,心情抑郁,不得疏泄,易导致月经不调,甚至经闭。
2009-11-09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女性所承载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了。很多女性都会出现一些不明原因的情绪波动、困倦乏力、记忆力减退、烦躁易怒、心慌气短、腰酸腿疼、头晕头痛等,去医院化验检查,却往往查不出疾病所在,身体机能的各项指标大致都会处于正常水平。
2009-11-06一到秋冬季,咳喘患者就像进入一场噩梦,年年治,年年犯,没完没了的咳,胸肺针扎似的痛,卡在气管里的粘痰,一口一口的喘,把人折磨的嘴唇发青,指尖发麻,心跳加速....
偶尔打嗝是生理现象,医学上称之为'呃逆'。是由于膈肌或肋间肌痉挛而引起的急促吸气,当声带未能及时放松时,就会发出声响。多由于饮食习惯不良、饮食过饱、吞咽动作过多、冷空气刺激等导致功能性呃逆,或者精神因素引发的呃逆,如紧张、愤怒等。但如果呃逆现象严重甚至顽固存在,那就可能是病理性的,往往提示器质性病变,如胃肠神经官能症、胃肠道慢性疾病等消化系统疾病,甚至中枢性疾病---中风。
2009-10-30哮喘是小儿呼吸道常见病,尤其秋冬季为高发期。
2009-10-29鼻咽癌是鼻咽粘膜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30~59岁患者,男性居多。其分布有一定的地区差别和种族特点,以黄种人发病率居高。多发于我国华南地区(广东、广西、香港、湖南等地)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新加坡、泰国等),并有家族聚集性和血缘遗传关系。
2009-10-29“干眼”这个病症现在许多人已经不陌生了,它是因为人眼睛中泪液的量或质发生改变而对眼球表面产生损害,从而导致眼部不适的一系列症状。干眼原是秋、冬季节的常见多发病,但现在由于空调、电脑的广泛使用,使房间的空气不仅因为空调抽走水分而干燥,还因为封闭而污浊,这就使干眼成为一年四季都可发生的疾病。
遗尿症是指3周岁以后不自主地排尿者。俗称尿床。常发生于夜间熟睡时,往往于梦中排尿,尿后并不觉醒。轻则数夜1次,重则1夜多次。症状时消时现,有的持续至青春期才消失。
2009-10-27根据宫颈癌的根本病机是正气虚损,邪毒内结而成,所以治疗始终不可忘记扶正固本,解毒祛邪之法,再依据其临床症状、脉象、舌象的不同,结合四诊八纲、脏腑辨证而分型论治。
2009-10-27毛囊炎系化脓性球菌侵犯毛囊口周围,局限于毛囊上部的炎症,分为化脓性与非化脓性两种,多见于免疫力低下者或糖尿病患者,好发于头部、项部。毛囊炎初起为红色充实性丘疹,以后迅速发展成丘疹性脓疮,继而干燥、结痂,痂脱不留痕迹。
2009-10-27秋季天凉,夜间不小心晾着肚子,小娃娃会腹泻。对此,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儿科主任医师成淑凤教你三招。
200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