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气候干燥,夜晚虽然凉爽,但白天气候仍较高,所以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乳品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秋季空气中湿度小,皮肤容易干燥。因此,在整个秋季都应重视机体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
2008-08-21按中医理论,秋承夏季阳盛发泄之后,人体正气多偏虚。而天高气急、气候干燥、万物萧瑟收敛。人与天地相应,燥邪最易乘虚犯肺,易致发热、唇燥、咽干、咳嗽、口渴、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燥证。因此,人们于秋之季当收敛神气,使神志安宁、阳气渐收、精气内敛。
2008-08-21中医上讲,秋冬季是躁邪致病的季节,很多人会出现上火症状。口干舌躁,心烦易怒甚至口腔溃疡。市民李女士向我们推荐了改善上火的小偏方,简单有效。
2008-08-20一说到进补,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各种补药、肉类或山珍海味。其实,我们平常吃的五谷杂粮也是不错的补药。中医有“药食同源”的说法,五谷杂粮的药性既可以用来防治疾病,又经济实用,且没有副作用。
2008-08-15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层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其发病原因很多,如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和邻近器官疾病(慢性扁桃体炎、牙龈炎、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等都可引起。外因气候寒冷干燥,工作环境中的空气被粉尘、化学气体污染,烟酒和辛辣饮食长期刺激,以及由于职业因素而用嗓过多的人都易患慢性咽炎。
2008-08-08炎热的夏季,人体因受暑热刺激,胃肠功能会大为减弱,容易发生食欲不振、头重倦怠、胸脘郁闷等不适,甚至引起中暑,损害健康。因此,为保证胃肠正常工作,就要从饮食上注意对机体的滋养补益,增强人体抵抗力,有效地抗御暑热的侵袭,避免发生中暑。
2008-08-07伤食:病证名。因饮食不当损伤脾胃所致病证。伤食也叫积食,吃的过多过饱,食物在胃中不易消化,引起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没有精神的一系列反映。
2008-08-05
天热汤水应该怎么来喝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许多人天气炎热就会大吃绿豆汤、喝凉茶,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饮用凉茶,还是应该谨慎选择,必要时可请教医师。
2008-07-22中国古人早已把龙眼用于保健疗病,认为是滋补良药,具有补益气血和安神等功效,能治疗失眠、健忘、惊悸、虚羸体弱、产妇浮肿等病症。
2008-07-17海蜇昧成性平。《归砚录》称它能“宣气化痰,消炎行食”,“故哮喘、胀满、便秘、带下、疳、疽等症,皆可量用”
2008-07-08菊花性凉、味苦,入肺、肝、肾经,有清热解毒、凉血的作用,胡萝卜味甘、性平,入脾、胃、肺经。
2008-07-04夏至过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专家建议,此间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并可多吃一些清热利湿的食物。
2008-06-27
女人清火 饮食有诀窍
一有工作压力或生活不规律,就非常容易“上火”。除了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外,还应该注意食用一些“清火”的食物,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切不可自己买一些药品随意服用。
2008-06-25
天麻鱼头汤 治神经衰弱
据《神农本草经》记载,天麻 (当时称赤箭,,有医治惊风、神志昏迷、提气益神的作用。能治疗头昏、头痛、眩晕、偏头疼、语言謇、小儿惊风、四肢痉挛、风寒湿痹、神经衰弱等症。临床应用证明,对血管神经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等有显著疗效。
2008-06-21
夏令食补首推鸭肉
《日用本草》中记载:鸭肉可“滋五脏三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解水,养胃生津”。夏季食用鸭肉可消暑滋阴、健脾化湿、补益虚损,实为夏季清补之佳品。
2008-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