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不蛮补:何映主任的中药调衡与身心共养之道
在苏州国医堂名医工作室的诊室里,常能听见患者带着疲惫低语:“何主任,我总觉浑身发沉,干活没力气,晚上睡不踏实,连夫妻生活都没了往日的精气神……”这是许多肾虚患者的共同困扰——不仅身体像被“抽干了能量”,更连带着生活信心跌入低谷。而江苏省中医院男科主任中医师、苏州国医堂名医工作室成员何映主任,正是用中医的“整体观”与“辨证施治”,为这些患者重新点亮“元气”。
师承经典:筑牢“整体调肾”的中医根基
何映主任的中医造诣,始于对前辈经验的传承与对经典的深耕。他曾师从江鱼、王益鑫等中医男科泰斗,在《黄帝内经》“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的理论中打牢基础,在临床跟诊中悟透“肾虚非独补”的关键——肾虚从不是“肾脏单独虚弱”,而是肾与心、脾、肝多脏联动失衡的体现。比如长期熬夜耗伤肾阴,会让虚火扰动心神;过度劳累暗耗肾气,会让腰膝失于濡养;思虑过多损伤肾精,更会让性功能“动力不足”。这种“跳出局部看全身”的视角,成了他破解肾虚难题的核心逻辑。
辨证施治:中药里的“元气调和术”
在何映主任看来,肾虚的本质是“肾精、肾气、肾阴、肾阳的动态失衡”,但“失衡”的表现各有不同。他从不用“盲目进补”的简单思路,而是针对不同证型,用中药复方编织“调理网”:
对肾气虚型患者(常见乏力、易疲劳、夜尿频繁),他侧重“补益肾气、固摄元气”,用温和药材慢慢填补耗损的肾气,如同给干涸的泉眼“缓缓注入活水”;
对肾阴虚型患者(常见手脚心热、失眠盗汗、口干舌燥),他注重“滋阴补肾、清退虚火”,用生地、麦冬等药材平衡体内的“燥热”,让肾阴逐渐充盈;
对肾阳虚型患者(常见畏寒怕冷、腰膝冷痛、性欲减退),他则“温补肾阳、鼓舞元气”,用巴戟天、肉苁蓉等药材慢慢温暖虚寒的肾府,让阳气逐步回升。
所有调理都以中药复方为核心,不依赖单味“峻补”药材,而是通过多味药的协同,慢慢调整全身阴阳——就像给失衡的“身体天平”重新校准,让患者从“元气亏虚”转向“精力充沛”。
案例:从“畏寒乏力”到“活力重现”
苏州吴中区的李先生,42岁,因长期应酬、饮食不规律,渐渐出现肾虚症状:冬天手脚冰凉,爬三层楼就气喘吁吁,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和妻子的夫妻生活也力不从心。他试过吃鹿茸、喝参汤,却总上火,症状没改善反而更烦躁。
何主任接诊时,观察到他舌淡胖、苔白腻,脉沉细无力,再结合“长期熬夜加班”“爱喝冷饮”“情绪焦虑”的习惯,判断为“肾阳虚兼脾虚湿困”——阳气不足让身体“失温”,脾虚湿重又阻碍了阳气的运化,形成“越补越堵、越堵越虚”的恶性循环。
于是,何主任为他开了“温肾健脾、化湿通阳”的中药复方,同时给出生活建议:晚餐少吃生冷(护脾胃)、睡前温水泡脚(温通阳气)、每周3次八段锦(调畅气血)。三个月后复诊,李先生笑着说:“现在手脚暖了,爬五楼都不喘,晚上能睡整觉,和妻子的关系也变甜蜜了!”半年后,他不仅摆脱了肾虚困扰,连体检时的精神状态都更饱满。
在患者眼里,何主任从不是“开方子的医生”——他会耐心听患者讲“怕冷的细节”,会帮焦虑的妻子“解释肾虚不是‘不行’而是‘需要调理’”,会用“你今天状态不错”的鼓励帮患者重建信心。正如一位康复患者写的:“何主任治的不是‘肾虚’,是‘我对身体的希望’。”
肾虚从不是“不治之症”,更不是“老了就该这样”。若你也正被“乏力”“怕冷”“没精神”困扰,不妨走进何映主任的诊室——他用中医的“慢智慧”,帮你找回身体的平衡,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毕竟,好的“补肾药”,从来都是“身心同调的元气”。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 2025-10-21孩子吃饭总犯难?苏州国医堂金超推拿有妙招
- 2025-10-20产后调理不用慌,王应兰主任用中医调出“产后好状态”
- 2025-10-20苏州男科专家何映主任谈弱精:中医解码“精子质量”的失衡密码
- 2025-10-20鼻炎总反复?李乃宇主任的“中医护鼻良方”来帮忙
- 2025-10-20从肾功能恶化到指标稳定——记中医肾功能衰竭治疗专家叶盛德
- 2025-10-20三叉神经痛如刀割?苏州国医堂郭福新主任:以中医辨证止“脸疼”顽疾
- 2025-10-20从“痞满胀痛”到“脾胃和畅”:姜明全主任调理胃肠功能紊乱的实践
- 2025-10-20苏州老中医徐明主任:用中医整体观,让男性不育患者重燃“父亲”希望
- 2025-10-20糖尿病中医调理新路径!孙素芹主任以整体观破解糖尿病难题
- 2025-10-20苏州哪里治疗甲状腺结节好?孙嗣章主任巧解“痰瘀互结”之困
苏州国医堂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