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中医突围之路:张学民以辨证施治守护患者生命防线
胃癌,是消化系统极具威胁性的恶性肿瘤之一——癌细胞侵袭性强,易引发腹痛、呕血、消瘦等致命症状,传统治疗依赖手术切除或放化疗,但部分患者因肿瘤位置特殊、体质虚弱或术后复发难以耐受,陷入“治疗风险高、生存质量低”的困境。在苏州国医堂,上海岳阳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中国老年肿瘤专委会常务理事张学民主任,凭借数十年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丰富经验,以纯中药辨证施治为核心,为胃癌患者提供了一条温和、长效的康复路径。
辨证为本,调和脏腑固根本
张学民主任认为,胃癌的形成与“脾胃虚弱、痰瘀毒聚”密切相关。长期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是内在诱因,导致痰湿瘀毒内蕴;外因则与环境污染、劳倦过度密切相关。治疗上,她拒绝“一刀切”的单一方案,而是通过“望、闻、问、切”精准辨证,针对患者体质(如脾胃虚寒型、痰瘀互结型、气血两虚型等)与病情阶段(如术后恢复期、放化疗后体质虚弱期或晚期带瘤生存期),灵活调整用药方向。其核心在于“扶正祛邪、平衡阴阳”,通过调和脏腑功能、改善局部微环境,抑制肿瘤生长,减少并发症,而非单纯追求瘤体缩小速度。
中药调理:以“和”制衡,稳中求效
张学民主任的治疗以中药内服为主,遵循“因人而异、随证施治”的原则。针对胃癌患者(常见胃脘疼痛、食欲不振、黑便消瘦等症状),她会通过“四诊合参”精准判断体质与证型,选用健脾益胃、化痰散结、解毒抗癌的药材配伍成方。这些中药不仅能缓解胃痛、改善贫血症状,还能调节免疫功能、延缓肿瘤进展,让增大的肿块逐渐稳定或缩小。相较于西医的创伤性治疗,中药调理更注重从整体上平衡气血、脏腑功能,降低治疗风险,让患者身心自然恢复平衡。
患者见证:控症改善,重燃希望
案例一:术后复发,中医调理稳病情
58岁的刘先生因胃癌术后复发,肿瘤转移至淋巴,西医建议二次手术但风险极高。经张学民辨证诊断为“脾胃虚寒、痰毒内蕴”,以健脾温中、化痰散结为法,白天服用的药剂侧重调理胃肠功能,夜晚药膳增强体质。治疗三个月后,胃痛腹胀减轻,体重回升,体力恢复可耐受后续化疗,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案例二:晚期带瘤,中西医结合缓症状
65岁的王女士确诊时已无法手术,放化疗后出现严重骨髓抑制。张主任通过辨证发现其“气血两虚兼痰瘀互结”,以益气养血、解毒散结的中药方剂为主,辅以安神定志之药。治疗半年后,贫血纠正,肿瘤稳定未进展,睡眠与食欲恢复,家庭重归安宁。
张学民主任的治疗优势
降低治疗风险:规避手术创伤与放化疗副作用,尤其适合高龄、体质虚弱或病灶位置特殊的患者。
改善生存质量:针对胃痛、呕吐、乏力等症状,通过中药调理缓解不适,延长带瘤生存期。
动态调整方案:根据病情阶段(如术后恢复、放化疗配合、晚期维持)灵活调整用药,实现全程管理。
常见问题解答
Q:纯中药治疗胃癌需要多久见效?
A:张学民主任主张“阶梯式调理”。对于急性症状(如胃痛、黑便),通过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可快速缓解;对于肿瘤控制与体质改善,通常需3-6个月持续干预,具体疗程因个体差异而异,但整体安全性高、干预温和。
Q:中医能否替代西医治疗?
A:中医并非替代手段,而是与西医互补。早期患者可配合手术减毒增效;中晚期患者通过中药维持治疗,延缓复发转移,提升生存质量。
胃癌虽凶险,但并非无解。张学民主任以中医辨证为钥,以中药为舟,为患者开辟了一条兼顾疗效与尊严的康复之路。若您或家人正面临此类困扰,不妨以中医智慧为盾,守护生命希望,重获从容人生。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 2025-07-19男性不育患者的“希望之光”——蒋瑞金主任以整体辨证重塑生殖机能
- 2025-07-19炒菜忘放盐、认不出孙辈?郭福新主任调治让脑萎缩‘慢慢好
- 2025-07-19长短腿别慌!苏州国医堂这位矫正师用10年经验“扶正”成长脚步
- 2025-07-19糖尿病肾病调治新径:对话上海市普陀区中医医院叶盛德主任的中医辨证之道
- 2025-07-18乙肝肾调治之道:对话上海市普陀区中医医院叶盛德主任的中医辨证智慧
- 2025-07-18苏州家长必看!这位体态矫正师苏州国医堂宫涛让孩子的双肩重归平齐
- 2025-07-18从个体到整体:苏州肾病专家叶盛德主任谈IGA肾病的中医个性化治疗
- 2025-07-18头晕、健忘、手脚发木?郭福新主任辨证调治让脑供血‘慢’变‘稳
- 2025-07-18从求子无望到十月怀胎——蒋瑞金主任用中药调治不孕的新生之路
- 2025-07-18从“无法手术”到“带瘤生存”:苏州中医专家张学民如何破解肺癌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