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国医堂医院

苏州肿瘤医院、苏州中医医院、苏州中医专科医院

您的位置:首页 > 苏州国医堂医院 > 正文

经期像‘渡劫’?苏州女生讲述郭福新主任的‘暖宫妙方

2025-07-10 09:24:40 苏州国医堂医院

对许多女性来说,月经本是再正常不过的生理现象,但对另一些人而言,它却成了每月一次的“噩梦”——小腹坠痛像被拧着绞,腰背酸得直不起身,严重的甚至冷汗浸透衣服、恶心呕吐,连基本的行动都要靠人搀扶。这种“疼到骨子里”的滋味,让无数女性在经期里度日如年,却又因“忍忍就好”的观念,迟迟找不到真正的解决办法。

上海长宁区的林晓薇女士就被这样的“噩梦”纠缠了近八年。她今年28岁,在一家广告公司做策划,工作节奏快、压力大,从20岁初潮起,痛经就像“影子”一样跟着她。开始只是经期一天肚子隐隐作痛,喝杯热红糖水就能缓解;可随着工作压力增大,她的痛经越来越“嚣张”:25岁时,疼痛从经期前一天就开始“预告”,小腹像压了块大石头,浑身发冷;27岁时,疼到吐酸水、拉肚子,每次都要请一天假在家躺着;2024年冬天严重时,她甚至在办公室疼到晕厥,被同事送去医院打了止痛针。“我试过吃布洛芬、喝姜茶、贴暖宝宝,可后来吃止痛药都没用了,剂量越加越大,副作用却越来越明显。”林女士苦笑着说。

2025年春天,林女士的痛经又“升级”了:经期前一周就开始胸胀、烦躁,经期里疼得整宿睡不着,白天上班完全没精神。同事看她脸色苍白,劝她“别硬扛,去看看中医”。经闺蜜推荐,她找到了苏州国医堂名医工作室的上海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郭福新主任——这位师承著名老中医陈克忠教授的疑难病专家,在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问题上颇有口碑。

郭主任仔细询问林女士的病史:“疼的时候是胀痛、刺痛还是冷痛?经血颜色深不深?有没有血块?”“平时手脚凉不凉?爱吃冷饮吗?工作压力大不大?”又看了看她的舌苔——舌暗紫、边有齿痕,摸了摸脉搏:“脉弦细,有点沉。”他温和地解释:“您的痛经在中医里属于‘痛经’范畴,和气滞血瘀、胞宫虚寒有关。您长期熬夜加班、压力大,肝气不舒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平时贪凉喝冰饮,寒邪凝滞胞宫,气血瘀堵在子宫里,才会‘疼得像拧着绞’。吃止痛药只能暂时压制,没解决根本问题。”

针对林女士的情况,郭主任没有急于用“强行止痛”的药,而是根据她的体质辨证施治。他解释道:“痛经不是‘局部问题’,而是身体失衡的信号。需要用中药慢慢调理,既疏肝理气、温经散寒,又活血化瘀,让气血顺畅、胞宫温暖,疼痛自然就‘松’了。”随后,郭主任为她开具了个性化的中药方剂,每日煎服,并叮嘱她:经期前三天开始喝生姜红枣茶,别碰冰饮;晚上用40℃温水泡脚15分钟,驱驱寒气;工作时每1小时起身活动,别让压力“闷”在心里。

服药一周,林女士感觉“肚子没那么胀了”,经前胸胀的持续时间从一周减到三天;第二周,经期一天只疼了两小时,没再吐酸水;第三周,她惊喜地发现,经血颜色变红了,血块明显减少;到了第四周复查时,她笑着说:“上周末我来例假,居然只是小腹有点酸,完全没疼!这是八年来头一遭!”

林女士的转变,不仅让她重新找回了“无痛经期”的轻松,也给许多同样受痛经困扰的女性带来了希望。它让我们明白,痛经不是“忍忍就好”的“小毛病”,更不必“硬扛着吃止痛药”。及时找到像郭福新主任这样擅长辨证施治的中医专家,通过中药调理改善身体内环境,配合生活习惯的调整,就能一步步“松开”紧绷的胞宫,让每个月的那几天,不再是“痛苦的等待”,而是“轻松的开始”。

而苏州国医堂名医工作室的上海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郭福新主任,正是这样一位用中医智慧为女性“驱散痛经阴霾”的守护者。他以深厚的医学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每一位痛经患者量身定制调治方案,用中药的温和力量,帮助她们重获对身体的掌控与生活的从容。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相关文章
医院科室
友情链接
纠正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