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更新!太乙堂戴春海院长:中医怎么看待胆管癌
胆管癌作为一种较为复杂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太乙堂戴春海院长从中医角度,为我们深入剖析对胆管癌的独特见解。
在中医理论中,并没有“胆管癌” 这一确切病名,但根据其症状表现,多将其归属于 “黄疸”“胁痛”“积聚” 等范畴。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胆管癌的发生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与人体内部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从病因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饮食不节。长期食用肥甘厚腻、辛辣刺激的食物,易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常。脾胃乃后天之本,脾胃功能受损,水湿运化不畅,就会内生痰湿,痰湿凝聚,阻滞气血运行,进而在胆管部位形成积聚,日久则可能发展为胆管癌。其二,情志不畅。长期的焦虑、抑郁、恼怒等不良情绪,会导致肝气郁结。肝主疏泄,肝气不畅,疏泄失职,就会影响胆汁的正常排泄,胆汁淤积,日久化热,热毒与痰湿相互胶结,也容易引发胆管的病变。其三,正气不足。随着年龄增长,人体正气逐渐亏虚,免疫力下降,抵御外邪的能力减弱。此时,外邪容易乘虚而入,与体内的病理产物相互作用,促使疾病的发生发展。
当出现相关症状时,中医也有独特的判断方法。如黄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发黄,中医认为这是湿邪阻滞中焦,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所致。胁痛也是常见症状,多因肝气郁结,气血不畅,不通则痛。若摸到胁下有肿块,质地坚硬,这往往提示积聚的形成,是病情发展的一个表现。
对于胆管癌的调理,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整体观念指导下,中医注重调整人体的内环境,改善脏腑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辨证论治则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综合信息,判断其证型,然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比如对于肝郁气滞型,常采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之法;对于湿热蕴结型,以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为主。同时,中医还会配合一些食疗、针灸等方法,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太乙堂戴春海院长指出,中医对胆管癌的认识和治疗,为胆管癌患者提供了一种综合的、整体的调理思路,与现代医学相互补充,共同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 2025-07-10健康速递!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肺癌:早察觉,重预防
- 2025-07-10今日看点!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关注胃部健康,警惕无声杀手
- 2025-07-10本周关注!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重视肝脏保护,远离癌之威胁
- 2025-07-10热点聚焦!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呵护肠道,预防“肠”患
- 2025-07-10健康资讯!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警惕饮食信号,守护食管健康
- 2025-07-10全城热搜!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关注身体预警,警惕恶性肿瘤威胁
- 2025-07-10今日聚焦!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预防前列腺癌,从调整生活习惯开始
- 2025-07-10行业看点!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女性必看!卵巢癌的这些“隐形信号”要警惕
- 2025-07-10全城热搜!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吃饭总觉得“噎”?小心贲门癌的这些预警
- 2025-07-10核心资讯!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经常鼻塞、流鼻血?警惕鼻咽癌的这些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