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发现自己突然食欲亢进,多是胃中有火的预兆;甲亢和精神病狂症,也有明显的食欲亢进;若喜食异物,如蜡烛、煤炭、泥土、生米等,多是小儿疳积以及精神病的先兆。
2010-03-02正值冬春交替,人如果出现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痛以及烂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状,中医就认为是“上火”,其实“火”分为很多种,需要对证治疗。
发烧了,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热。这种不同的产生跟个人体质有关,跟得的病也有关。湖北省中医院消化内科胡运莲教授表示,寒热不同主要有四种情况。
2010-02-23一般正常人仅在体力劳动后或在夏天高温环境下容易出汗,而在平时手足是很少出汗的。多汗症的发生可能与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
2010-01-27临床观察发现,内伤发热以伤食发热、气虚发热、阴虚发热和五脏积热为多见,分四型辨治常能获得满意疗效。
现代社会生活压力较大,不免很多人都会有腰膝酸软、头晕脑胀、力不从心等亚健康的情况,是否补肾就能重获活力?
2010-01-11本文由中医临床实践家毛以林(道少斋主人)最初发表于爱爱医网站。在现代医学日新月异的今天,很多人心里或多或少的有着这样的疑惑:中医在现在还有用吗?我们不需要过多解释,过多争辩,事实最能说明一切!
2009-12-26效毒二重性是药物作用的基本特性。随着临床中药不良反应日益增加,中药运用的安全性问题愈来愈受到重视。因此,有必要梳理和澄清中药毒的概念。本文试从历史与逻辑的角度,对中药毒的内涵及特点进行探讨。
2009-12-22不论寒性或热性感冒,饮食皆宜清淡,以稀饭、面汤、新鲜蔬菜和水果为宜,忌食油腻、生冷、黏滞、酸腥等物(如粽子、冰品、巧克力、不新鲜的海产等),并应注意保暖,勿淋雨、涉水,以免二度感冒。
2009-12-21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因此,血瘀证是临床常见证候,许多疾病病程中都可出现血瘀证。久病多瘀,慢性病中更多见血瘀证。
2009-12-17老年性痴呆属中医学“痴呆”范畴,病程进展缓慢,个性改变是本病的特点。
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受到湿热的侵袭,尤其是30~45岁的人,属生命中“土”的年龄段,体内湿气比较重,夏秋之交属中医所说的“长夏”季节,也对应五行中的“土”,内外相合,湿上加湿,更容易出现上述症状。
2009-12-12当今我们论述最多的就是“治未病”与健康、亚健康的关系。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
祖国医学在几千年进补实践中总结出“冬令进补,秋垫底”这一针对虚不受补的对策,包括用中药底补和食疗引补。
2009-12-10中医药降血压,在改善症状和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保护作用具有一定的优势。
2009-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