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湿热和中焦湿热都是中医的证候名称,膀胱湿热是指湿热蕴结膀胱导致的症状,而中焦湿热是指湿热内蕴中焦所引起的症状,两者的病因、治疗、注意事项都不同。
1、膀胱湿热:多是由于患者长期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生冷寒凉的食物,导致脾胃受损,水湿代谢障碍,日久化热,上行侵袭膀胱所致。患者可表现为小便灼热涩痛、小腹胀痛、淋漓不畅、尿频、尿急、小便量少色黄、浑浊等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清淋颗粒、八正合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饮食清淡,少吃肥肉、甜食、油炸食品等;
2、中焦湿热:多是由于患者外感湿热之邪,侵袭机体,内应于脾胃,导致脾失健运,胃失纳降,水湿内停,日久化热,上蒸于肠,导致患者出现腹胀、纳呆、恶心欲呕、口苦口黏、小便短黄、大便不爽、肛门灼热等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香砂平胃丸、葛根芩连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避免进食肥甘厚味,如红烧肉、肥肉等;
3、膀胱炎:多是由于患者外感湿热之邪,侵袭机体,内应于膀胱,导致气机不畅,运化失司,水湿内停,日久化热,上蒸于肠,导致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小便量少色黄、浑浊等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八正合剂、龙胆泻肝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要注意多饮水,勤排尿,有利于病情的恢复。若出现以上症状持续存在不缓解时,可及时到医院中医内科就诊,完善望诊、问诊、切诊等检查,明确具体的原因。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外感热病、上呼吸道炎、鼻炎、支气管炎,慢阻肺,肝炎、胆囊疾患、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结肠炎、各种老年病,泌感、结石,风湿痹症、眩晕、痛症等杂病。对小儿四时感冒、咳喘、厌食、虚汗、肾炎及皮肤科常见病也有较好疗效。
擅长领域:擅长诊治咳嗽、哮喘、厌食、腹泻、胃炎、遗尿、血尿、肾病、湿疹、荨麻疹、多汗症、抽动症、多动症等疾病及小儿体质调理。
擅长领域:消化系统疾病,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便秘、口臭、消化不良、胆汁反流性胃炎、食管炎、幽门螺旋杆菌、胃胀气、胃酸烧心、十二指肠炎、胃痛胃疼、肠胃炎等胃肠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