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不但是个扫墓祭祀先人的节日,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养生节气。清明时节乍暖还寒,人们更应该注重饮食调理,下面为您推荐几款适合清明养生的菜式,常吃可以帮你养好身体。
清明养生食谱推介
材料:鲜猪肝250克,菠菜200克,清汤、麻油、味精、精盐各适量。
做法:猪肝洗净后切薄片,菠菜洗净后切段,清汤下锅烧开后放入猪肝和菠菜,加入适量食盐,待汤再沸时淋上少许麻油即可。
功效:这道菜有补血养肝明目的功效,特别适合由于肝血亏虚引起的头晕眼花、两目干涩、视物模糊,以及贫血、夜盲症、中心性视网膜炎者食用。
2、枸杞田螺汤
材料:田螺肉100克,枸杞30克,小白菜250克,姜、葱、盐、素油适量。
做法:枸杞子、田螺肉洗净去杂质,田螺肉切片,小白菜洗净后切段;姜切片,葱切段。烧油下锅,待炒烧热后加入素油,再放入姜葱爆香,加入枸杞、田螺炒匀,加入适量清水,用武火烧沸,加入盐、小白菜;用文火煮6分钟即成。
功效:补肝肾,清热解毒。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同时患有肾病的患者。
3、荠菜猪肝汤
材料:荠菜500克,猪肝250克,盐、淀粉、酱油、食油、清汤适量。
做法:猪肝切片,加入盐、淀粉拌浆备用。荠菜洗净摘好。清汤、酱油加盐下锅烧开,再放加入猪肝片,撇去浮沫,加盐调味,最后放入荠菜煮熟,起锅即可。
功效:清热明目、和脾养肝。
4、马齿苋炒鸡蛋
材料:鲜马齿苋60克,鸡蛋4个,盐、黄酒、植物油、酱油适量。
做法:马齿苋洗净后用温水浸泡10分钟,切段备用。鸡蛋打散,加入马齿苋调匀,再加入盐、黄酒、酱油调味。放油下锅烧热,将马齿苋和鸡蛋倒入锅内炒熟,装盘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益气补虚。马齿苋在民间也叫长寿菜。此菜具有清热解毒,利水祛湿,散血凉血之功效;适应于目翳、心血管疾病、肾炎水肿、热毒泻痢、便血、痔疮出血等,最适合春季养生食用。
5、香椿芽拌豆腐
材料:香椿芽100克,豆腐渣200克,盐、酒等调味品适量。
做法:香椿芽洗净后,用开水焯烫,香椿叶烫蔫即可,然后挤去水分,切细末备用。豆腐切丁,用开水烫熟后捞出,加入香椿芽末、盐、香油拌匀即成。
功效:香椿健脾开胃、利湿清热,还有美容护肤的功效,是很好的抗衰老、补阳滋阴食品。
6、菊花枸杞粥
材料:鲜枸杞150克,菊花25克,粳米250克,猪肉50克,豆豉汁、精盐、味精、麻油适量。
做法:枸杞子、粳米洗净,一同放入沙锅中加如适量清水,小火煮至米粒开花,加入猪肉末、豆豉汁、枸杞子、菊花、精盐、味精、麻油,稍煮后便可食用。食时可调入红糖。
功效:有益肾养肝目的功效。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夏至这天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这一天并不是最热的时候。进入夏至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就进入盛夏了,高温酷暑的天气时常出现,这时天气干燥炎热,大多数人会有全身困倦乏力以及头痛头晕的症状,严重者可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夏至时节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此时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且不宜肥甘厚味。下面跟着小编去看看夏至养生可以吃什么吧!
擅长领域:擅长诊治咳嗽、哮喘、厌食、腹泻、胃炎、遗尿、血尿、肾病、湿疹、荨麻疹、多汗症、抽动症、多动症等疾病及小儿体质调理。
擅长领域:胃溃疡,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胃肠胆囊息肉,胃癌,食管癌,肠癌
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