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外感咳嗽止咳要分清温凉燥

2014-11-15 00:00:16生命时报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 中医把咳嗽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内伤咳嗽一般是久咳,建议就医治疗;外感咳嗽一般短暂,多是受了风、寒、燥、热等邪气侵扰导致的,此时止咳要分清温凉燥,选错药不但不治病,还可能延误治疗。

  秋冬季节空气比较干燥,呼吸道黏膜的保护功能也下降,发生咳嗽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患有鼻炎咽炎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一般家中都会备有治疗咳嗽的中成药。

  中医把咳嗽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内伤咳嗽一般是久咳,建议就医治疗;外感咳嗽一般短暂,多是受了风、寒、燥、热等邪气侵扰导致的,此时止咳要分清温凉燥,选错药不但不治病,还可能延误治疗。

  一般来讲,受了风寒导致的咳嗽,主要表现为咳嗽声重,喉咙痒,痰稀色白,可伴有鼻塞、喷嚏、流清涕等,选药时建议用通宣理肺丸蛇胆陈皮口服液等来驱散风寒;如果是痰热咳嗽,一般表现为咳嗽频繁剧烈,气粗或咳声嘶哑,痰稠黄,口干,咽喉肿痛等,选药时建议用羚羊清肺丸、牛黄蛇胆川贝液、复方鲜竹沥、止咳橘红口服液等来清热止咳;如果是秋天感受燥邪而咳嗽,主要表现为干咳无痰,痰少而黏,或痰中带血,咽喉干痛,唇鼻干燥,一般选用润肺的药物,比如川贝枇杷露、养阴清肺丸等。另外,外感咳嗽一般不用镇咳剂,比如药物组成中含有诃子、罂粟壳的就不能用。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对咳嗽的治疗,应加强饮食调护,注意食补养肺。平时可以适当吃一些养阴生津的食物,如百合、蜂蜜、梨、莲子、银耳、葡萄以及各种新鲜蔬菜等,少吃辛辣燥热之物。绝大部分咳嗽是由于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因此预防呼吸道疾病是防止咳嗽的关键。平时应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气候转变时及时增减衣服,防止过冷或过热;还要经常开窗,让新鲜空气流通。

  冬天到了,容易风寒感冒引起咳嗽,推荐大家喝萝卜葱姜汤:取白萝卜1个、葱白6根、生姜15克,用水三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和姜,煮成一碗汤,连渣一次服用,如果感冒比较严重,可以加香菜4~5根,温服,微微出汗为好。

  秋冬季节久咳的人,推荐服用川贝雪梨汤。取雪梨1个,将梨从上五分之一处切开,挖空,放川贝粉一小勺,或者贝母5~6粒打碎(事先浸泡2~3小时),盖好后放入屉中蒸20~30 分钟,连梨带汤一起吃,也可加入冰糖一起蒸,有生津润燥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药膳只适合发病早期,如果连用3天无效,请尽早就医。

  专家小传

  冯淬灵,医学博士,教授,北京东直门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四上午。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凉燥
    推荐专家更多
    • 石坤元副主任医师广东省工人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儿科疾病、四时感冒、急性发热、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喘、急慢性肝炎、乙肝、肝胆结石、肾炎、肾结石、淋病、泌感、肠胃炎、胃溃疡、糖尿病、老年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眩晕、风湿关节炎及皮肤病,临床经验丰富。

    • 陶银副主任中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其他疾病如慢性荨麻疹,暗疮,月经不调,儿科感冒胃肠调理等。

    • 江书刚主治医师沈阳市国医中医院甲状腺科

      擅长领域:擅长甲亢、甲状腺结节、甲亢突眼、甲减、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疑难病的诊疗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