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活动能力,千万别小看自己跨出去的每一个步伐,掌握正确的走路方式不仅可刺激大脑分泌脑内啡,提振精神心情愉快,也有助于增加肠胃道的活动量。物理治疗师指出,只要掌握先站直挺胸、抬大腿、伸小腿,膝盖打直、脚后跟先著地5个要诀,即可刺激肠胃蠕动让排便更加顺畅。
童综合医院何致耀物理治疗师说明,当人体自然站立时,在地心引力的自然影响之下,肠胃道中的粪便会往下沉,开始起步走路之后,就会刺激腹肌收缩,对肠胃道产生加压的效果。
每天走30分钟 刺激肠胃蠕动
何致耀物理治疗师表示,养成走路的好习惯,可以促进排便、维持肠胃道健康,正确走路的第一步就要先学会如何站立。要维持理想的站立姿势,必须注意头部摆正、挺起胸膛、腰部和骨盆腔立起来的原则,站立时双肩可放轻鬆,双手自然下垂,两脚打开与肩同宽、脚尖向外打开30度,就可以形成标准的站立姿势。
在开始跨出步伐行走之前,身上最好不要背负重物,若一定要随身携带外出所需用品,最好把单肩背的包包换成双肩背包,让物品重量平均分散至双肩,如果手上还有其他东西,最好平均分散用两隻手拿,让身体维持平衡,才不会歪斜至另一侧。
何致耀物理治疗师表示,正确的姿势步行可以降低膝盖和腿部负担,理想的走路速度可维持在每小时3~4公里,每天步行30分钟的自然动力,可以形成一股替肠胃道「按摩」的作用,让粪便顺利排出体外。
【正确走路5要诀】
1.站直挺胸,身体自然站直,双手自然下垂手肘微弯。
2.抬起大腿准备迈开步伐。
3.将小腿往前伸出。
4.膝盖自然打直。
5.以脚脚后著地,将体重逐渐移到脚尖,再用脚尖的推动力开始走下一步。
有些人在身体疲累时走起路来显得无精打采,因而容易忘了要保持挺胸、抬腿、脚跟先著地的正确姿势,而是让整隻脚掌重重落地,或是拖著脚步行走,物理治疗师提醒,只要避免错误的步行方式,就不会加重膝盖负担,也不会让小腿肌肉因过于紧绷而形成萝卜腿。而正确的走路,还可刺激肠胃蠕动,有助排便。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外感热病、上呼吸道炎、鼻炎、支气管炎,慢阻肺,肝炎、胆囊疾患、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结肠炎、各种老年病,泌感、结石,风湿痹症、眩晕、痛症等杂病。对小儿四时感冒、咳喘、厌食、虚汗、肾炎及皮肤科常见病也有较好疗效。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妇科内分泌失调,亚健康状态等疑难杂症。主治高血压、月经失调、围绝经期综合征、不孕症等。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扭挫伤、骨折脱位,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状、肩周炎、网球肘、高尔夫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腰椎增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颈肩腰腿痛的康复保健;感冒、咳嗽、胃脘痛、胃炎、肠炎、便秘、头痛、失眠、眩晕、抑郁症、耳鸣耳聋、痛风、亚健康的平衡保健;月经不调、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症;扁桃体炎、咽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痤疮、黄褐斑、扁平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