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妊娠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 2010-5-12育儿

    妊高征的表现属祖国医学中“子气”、“子肿”、“子烦”、“子晕”、“子痫”等范畴。本病初起于孕妇素体脾气虚、脾阳不足,以致不能运化水液而发为水肿胀满,或脾肾阳虚水泛为全身浮肿。

    查看全文>> 标签:高血压育儿诊断治疗高血压育儿
  • 中医提示减肥的小妙方 2010-4-16减肥

    怎么样减肥才最健康,看看中医的说法吧!(#画中画广告#) 中医如何帮助减重?中医师郭明亮表示,肥胖的优化是依据发生的病因病机应用中药复方加减进行治疗,以调整脏腑功能,除痰脂等病理因素,进而达到帮助减重的作用。近年来,中药治疗肥胖已从单纯的化痰攻下转向扶正邪、标本兼顾。应在医师辨证确认体质原因后,对症辅助调理为宜,不应自行服用来路未知的减肥药。郭明亮医师表示,中药复方可能通过调节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

    查看全文>> 标签:减肥怎么减肥中医减肥减肥
  • 肠胃病患者冬季如何进补 2010-4-10保健

    冬令时节是进补的大好时机。但是对于那些患慢性肠胃炎、过敏性肠炎、肠胃功能紊乱,经常腹泻的慢性肠胃道疾病的人来说,对于进补必须有所考虑。(#画中画广告#) 如果进补不当,就等于白白浪费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其实,只要我们注意进补的方法,抓住机遇,不仅能达到进补的效果,还有利于治疗慢性肠胃疾病。首先,要适时掌握时机。根据古代医家的经验,进补一般选择在“三九”前后。在这段时间里要尽量预防腹泻,注意休息,...

    查看全文>> 标签:进补冬季疾病肠胃进补
  • 冬季防寒先养肾 2010-4-10保健

    “小寒大寒,冷成冰团”,随着冬季渐深,江城百姓逐渐领略到寒气袭人。许多冬季多发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脑血管病、冻疮等发病人数大大增加,感冒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如何防寒保健显得十分重要。(#画中画广告#) 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云:“冬者,天地闭藏,水冰地坼”。其性寒冷,保养宜以抗寒为中心,重在补肾,以闭藏为主导,以温补为***。为什么补肾能防寒呢?中医理论告诉我们,肾阳是人体一身...

    查看全文>> 标签:冬季防寒养肾冬季
  • 治疗哮喘 如何对症下药? 2010-4-9儿科

    哮喘因寒诱发,素体阳虚,痰从寒化,属寒痰为患,则发为冷哮;若因热邪诱发,素体阳盛,痰从热化,属痰热为患,则表现为热哮。若哮喘反复发作,寒痰伤及脾肾之阳,痰热耗灼肺肾之阴,则可从实转虚,表现为脾肾阳虚或肺肾阴虚。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绝大部分患者都表现为脾肾阳虚的症候,有极少数肺肾阴虚的患者,也合并有脾肾阳虚的症候。

    查看全文>> 标签:过敏性鼻炎预防保健
  • 中医治疗亚健康方药推荐 2010-4-3保健

    亚健康状态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一组介于健康与疾病边缘的临床症状。亚健康具体表现为精神不振、情绪低落、郁郁寡欢或急躁易怒,反应迟钝,失眠多梦或嗜睡,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烦躁焦虑,头晕头痛,心律不齐,心慌,胸闷等。(#画中画广告#) 中医认为,根据每个人个体体质的不同对亚健康进行辨证治疗,有助于阻断亚健康状态发展到疾病状态。中医根据症状将亚健康状态分为以下五种类型,并建议出现较重的临床症状的患者...

    查看全文>> 标签:推荐中医推荐中医亚健康
  • 宝宝如腹泻试用脐贴治疗 2009-12-10儿科

    选穴:应根据不同的腹泻情况进行选穴:脾虚泻选取神阙穴(即肚脐)与脾俞穴,伤食泻选取神阙穴、中脘穴与天枢穴,风寒泻选取神阙穴、风池穴、风府穴与大椎穴,脾肾阳虚泻选取神阙穴、脾俞穴与肾俞穴,湿热泻选取神阙穴、中脘穴与天枢穴。

    查看全文>> 标签:腹泻脐贴治疗腹胀腹痛腹泻预防保健
  • 使用胰岛素 请中药帮忙 2009-11-4糖尿病

    刺五加片 可益气健脾,补肾安神,能助胰岛素降血糖,也能防止胰岛素使用不当引起的低血糖反应。可用于糖尿病患者脾肾阳虚引起的失眠、神经衰弱、乏力、风湿、筋骨软弱、食欲不振等症状的治疗。

    查看全文>> 标签:糖尿病中药胰岛素中药糖尿病治疗用药
  • 红斑狼疮脾肾阳虚型的中医治疗 2009-10-22风湿科

    济生肾气丸合附子理中汤加减:生地15g,泽泻10g,山茱萸6g,淮山15g,茯苓9g,丹皮9g,附子6g,肉桂3g,牛膝10g,车前仁15g,党参15g,白术12g,干姜6g,甘草6g。

    查看全文>> 标签:脾肾阳虚型济生肾气丸红斑狼疮治疗用药
  • 中医药治疾病 泄泻中脘配天枢 2009-9-16药品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的一种病证。有急性、慢性之分。急性泄泻多因内伤饮食,外受寒湿,以致传导功能失调;或因夏秋感受湿热所致。慢性泄泻多因脾肾阳虚,运化失常所致。(#画中画广告#)泄泻多见于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肠功能紊乱、过敏性结肠炎、肠结核、神经官能性腹泻等疾病。急性泄泻根据发病的病因病机之别,有寒湿、湿热、饮食所伤三型。1.寒湿:泄泻清稀,腹痛肠鸣,喜温畏冷,口不渴,舌...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泄泻中医
39健康网 - 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 Copyright © 2000-2011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