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上经常会遇到一些家长询问说自己的孩子平时容易出汗,一活动就汗多,是不是得了什么病?或者体内缺啥营养了,需不需要补一下啊?其实,小宝宝出汗多有很多原因,有的时候汗多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并非全都是病态。(#画中画广告#) 4类型汗症中医诊疗中医将小儿汗证分为4个类型,每个类型都有不同的表现,并且有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药。1.表虚不固型主要见于平时体质虚弱的小儿,主要表现为经常出汗,或者伴有盗汗,...
查看全文>> 标签:出汗调理出汗多是病吗宝宝出汗多宝宝出汗中医认为汗证是营卫不和所致的腠理开合失常、津液外泄引起的非生理性出汗。
查看全文>> 标签:大汗感冒体虚感冒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慢性营养缺乏性疾病。临床以多汗,夜啼,烦躁,枕秃,肌肉松弛,囟门迟闭,甚至鸡胸肋翻,下肢弯曲等为特征。是目前我国儿科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根据本病的临床特征,散见于中医学汗证、五迟、五软、鸡胸、肾疳等疾病。本病常发生于冬春两季,多见于3岁以下小儿,尤以6-12个月婴儿发病率较高。发病率北方较南方高,工业性城市较农村高。本病预后一般良好,但罹患其他疾病,常使病程迁...
查看全文>> 标签:肾脏病证病因中医中医儿科中医教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书籍教材中医基础知识病因[其他疗法](#画中画广告#)一、中成药剂1.玉屏风口服液每服1支,1日2次。用于肺卫不固证。2.生脉饮口服液每服1支,1日2次。用于气阴亏虚证。二、外治疗法1.五倍子粉适量,温水或醋调成糊状,每晚临睡前敷脐中,用橡皮膏固定。用于盗汗。2.龙骨、牡蛎粉适量,每晚睡前外扑。用于自汗、盗汗,汗出不止者。三、单方验方1.黄芪散黄芪、牡蛎粉、生地各30g。共为细末,每服3—6g。,用于盗汗。2.糯稻根30...
查看全文>> 标签:心肝病证汗证中医中医儿科中医教材书籍教材中医1.肺卫不固(#画中画广告#)证候:以自汗为主,或伴盗汗,以头部、肩背部汗出明显.,动则尤甚,神疲乏力,面色少华,平时易患感冒。舌淡,苔薄,脉细弱。分析:本证主要见于平时体质虚弱的小儿。阳主卫外而固密,肺主皮毛,肺卫不固,津液不藏,故汗出。头为诸阳之会,肩背属阳,故汗出以头部、肩背明显。动则气耗,津液随气泄,故汗出更甚。气阳不足,津液亏损,故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肺卫失固,腠理不密,外邪乘袭,故常易...
查看全文>> 标签:心肝病证汗证中医中医儿科中医教材书籍教材中医[临床诊断](#画中画广告#)1.小儿在安静状态下,正常环境中,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2.寐则汗出,醒时汗止者称盗汗;不分寤寐而出汗者称自汗。3.排除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结核感染、风湿热、传染病等引起的出汗。[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汗证多属虚证。自汗以气虚、阳虚为主;盗汗以阴虚、血虚为主。肺卫不固证多汗以头颈胸背为主;营卫失调证多汗而不温;气阴亏虚证汗出遍身而伴虚热征象;湿热迫蒸证则...
查看全文>> 标签:心肝病证汗证中医中医儿科中医教材书籍教材中医汗证是指不正常出汗的一种病证,即小儿在安静状态下,日常环境中,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多发生于5岁以下小儿。(#画中画广告#)汗是由皮肤排出的一种津液。汗液能润泽皮肤,调和营卫,清除废秽。小儿由于形气未充,腠理疏薄,在日常生活中,若因天气炎热,或衣被过厚,或喂奶过急,或剧烈运动,都较成人容易出汗,若无其他疾苦,不属病态。小儿汗证有自汗、盗汗之分。睡中出汗,醒时汗止者,称盗汗;不分寤寐,无...
查看全文>> 标签:心肝病证汗证中医中医儿科中医教材书籍教材中医1.邪壅经络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皆能致痉”(《温病条辨·痉因质疑》),若感受外邪,留滞壅塞于经络,气血不能运行,筋肉失养而拘急发痉。如《金匮要略方论本义·痉病总论》所说:“脉者人之正气正血所行之道路也,杂错乎邪风、邪湿、邪寒,则脉行之道路必阻塞壅滞,而拘急蜷挛之证见矣。”(#画中画广告#)2.热甚发痉或外感火热之邪,或情志过激,内生肝火等,若火热炽盛,必耗灼阴津,筋脉失濡而挛急发...
查看全文>> 标签:痉病经络肢体病证中医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教材中医不因天暑、衣厚、劳作及其他疾病,而白昼时时汗出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自汗多由气虚不固,营卫不和;盗汗多因阴虚内热;由邪热郁蒸所致者,则属实证。益气固表、调和营卫、滋阴降火、清化湿热,是治疗自汗、盗汗的主要治法,可在辨证方药的基础上酌加固涩敛汗之晶,以提高疗效。(#画中画广告#)
查看全文>> 标签:汗证气血津液病证中医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教材中医自汗(#画中画广告#)邢氏报道以当归六黄汤治疗29例妇女更年期烦热自汗症,病程1-3年,辨证属于阴虚火旺,经治后全都有效。其中16例全部症状消失,服药最少9剂,最多27剂[河北中医1992~(3):35]信马氏以补中益气汤加山茱萸、山药,另用五倍子粉少许敷脐,治疗1例自汗严重(称为漏汗)病程达1年的患者,服药10剂后,基本治愈[四川中医1991;(12):28l俞氏报道新加龙萸止汗汤(生龙骨、生牡...
查看全文>> 标签:汗证气血津液病证中医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教材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