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标签:泻下
相关标签:泻下药抗感染便秘腹泻治疗用药
  • 中老年人秋冬养生汤 2007-12-10佛山站

    广东一带的初冬特别干燥,此时节人们特别是中老年人容易便秘,或肠燥引起大便干结。一般的便秘宜进饮蜂蜜水或泻下药物,而老年人或糖尿病者却不宜。芝麻瘦肉炖鲜鲍鱼汤则有润肠通便的功效。

    查看全文>> 标签:中老年人便秘饮食
  • 生活中发现的验方 2007-11-10中医

    白术炒米治腹泻(#画中画广告#) 我一个朋友的母亲肠胃不好,经常腹泻,大便像水一样,服了很多药都不管用,瘦得不成样子。后来听说用白术炒米能治腹泻,于是就让她母亲试了试,结果吃了一次就缓解,两三次后就痊愈了。具体方法为:白术15克,生姜3片,大米250克,一起用文火炒至米变黄色,然后加水煲成粥食用即可。国家药典委员会博士后白晓菊点评:中医认为白术味甘、性温,入脾胃经,有良好的补气健脾作用。炒焦后,其...

    查看全文>> 标签:临床验方病因
  • 中药治脱肛 效果显著不用慌 2007-11-5中医

    中医认为脱肛多因人体气血不足、中气下陷或湿热下注、久泻下痢,以致直肠不能收摄固涩所导致。

    查看全文>> 标签:脱肛验方治疗用药
  • 芦荟治感冒等小验方 2007-11-1中医

    芦荟治感冒咽喉肿痛(#画中画广告#) 感冒发烧后引起咽喉发炎,红肿疼痛,取新鲜芦荟1片(以种植一年以上者最佳),去外皮,把茎肉切成细粒,放入碗中,加入冰糖或蜜糖。然后,放入微波炉中加热2分钟,取出连汤带渣一并食用。重症者可连续服用2~3天。广西玉林陈婷国家药典委员会信息处博士后白晓菊点评:芦荟种类繁多,可分为药用芦荟、食用芦荟和观赏芦荟。中医认为药用芦荟苦寒降泄,通便泻火,还具有杀虫的作用。现代药...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预防保健治疗用药
  • 第十节 走黄 诊断治疗 2007-9-13中医

    [诊断](#画中画广告#)有原发疔疮病灶。原发病灶处忽然疮顶陷黑无脓,肿势散漫,迅速向四周扩散,皮色暗红。出现寒战高热,头痛,烦躁不安;或伴恶心呕吐、口渴喜饮、便秘腹胀或腹泻;或伴肢体拘急、骨节肌肉疼痛;或伴发附骨疽、流注等;或伴身发瘀斑、风疹块、黄疽等;甚至伴神昏谵语、呓语谵妄、咳嗽气喘、胁痛痰红、发痉发厥等。辅助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可达25x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80%一90%。尿中可出现蛋...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外科学中医教材书籍教材中医
  • 第三节 泄泻 分证论治 2007-9-12中医

    (一)常证(#画中画广告#)1.伤食泻证候:大便稀溏,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或如败卵,脘腹胀满,便前腹痛,泻后痛减,腹痛拒按,嗳气酸馊,或有呕吐,不思乳食,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分析:本证常有乳食不节史。乳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常,故泻下稀便夹有不消化的乳凝块或食物残渣。食滞中焦,气机不利则腹胀腹痛;泻后积滞见减,,气机一时得畅,故见泻后腹痛暂时减缓。乳食内腐,浊气上冲,胃失和降...

    查看全文>> 标签:脾胃病证中医儿科中医教材书籍泄泻教材中医
  • 第三节 泄泻 诊断治疗 2007-9-12中医

    [临床诊断](#画中画广告#)一、诊断要点1.大便次数增多,每日超过3-5次,多者达10次以上,呈淡黄色,如蛋花汤样,或黄绿稀溏,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粘液。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2.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时邪病史。3.重症腹泻及呕吐严重者,可见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烦渴神疲,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眶下陷,啼哭无泪等脱水征,以及口唇樱红,呼吸深长,腹胀等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的...

    查看全文>> 标签:脾胃病证中医儿科中医教材书籍泄泻教材中医
  • 通里法 2007-9-5中医

    用泻下药物,使蓄积在脏腑内部的毒邪得以疏通排出,从而达到除积导滞、逐瘀散结、泻热定痛、邪去毒消目的的一种治法。通里法又分为攻下(寒下)和润下两法。(#画中画广告#) 方剂举例攻下法方,如大承气汤、内疏黄连汤、凉膈散;润下法方,如润肠汤。常用药物攻下药,如大黄、枳实、槟榔、芒硝;润下药,如瓜蒌仁、火麻仁、郁李仁、蜂蜜等。适应证攻下法用于表证已罢,热毒人腑,内结不散。如外科疾病的实热阳证,掀红高肿,疼...

    查看全文>> 标签:外科治法中医外科学中医教材总论书籍教材中医
  • 大肠癌 分证论治 湿热下注 2007-9-5中医

    症状:腹部阵痛,便中带血或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或大便干稀不调,肛门灼热,或有发热、恶心、胸闷、口干、小便黄等症,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画中画广告#)治法:清热利湿,化瘀解毒。方药:槐角丸(《寿世保元》)。方中槐角、地榆、侧柏叶凉血止血;黄芩、黄连、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荆芥、防风、枳壳疏风理气;当归尾活血祛瘀。腹痛较著者可加香附、郁金,以行气活血定痛;大便脓血粘液,泻下臭秽,为热毒炽盛,...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教材大肠癌癌症中医
  • 大肠癌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2007-9-5中医

    本病的辨证主要应辨别便血、便形及腹痛、腹泻,以区别其虚实。(#画中画广告#)1.辨便血直肠癌的患者便血为常见症状。其血色鲜红,常伴大便不爽,肛门灼热,此为湿热下注、热伤血络所致。2.辨大便形状大便变细、变扁,常夹有粘液或鲜血,症状进行性加重,这是由于肿块不断增大堵塞肠道所致。3.辨腹痛腹痛时作时止,痛无定处,排便排气稍减,为气滞;痛有定处,腹内结块为血瘀;腹痛隐隐,得温可减,为虚寒;痛则虚汗出或隐...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教材大肠癌癌症中医
39健康网 - 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 Copyright © 2000-2011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