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标签:泻下
相关标签:泻下药抗感染便秘腹泻治疗用药
  • 湿热型腹泻及其中西医治疗 2010-10-25消化系统疾病

    肠道感染中最常见类型的一种,多发于夏秋之交。多因外受湿热疫毒之气侵及肠胃,传化失常而发生泄泻。常见症状有泻下急迫;泄而不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赤等。用中药灌肠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查看全文>> 标签:湿热腹泻预防保健
  • 安全用药呵护妈妈与宝宝 2010-10-20药品

    一、 清热类: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祛湿等功效的中成药。如六神丸在孕早期服用可能引发胎儿畸形,孕后期服用易致儿童智力低下等后果。而含有牛黄等成分的中成药,因其攻下、泻下之力较强易致孕妇流产,如牛黄解毒丸、片仔癀、犀黄丸、败毒膏、消炎解毒丸等。

    查看全文>> 标签:用药孕妇
  • 急性胃肠炎 中医的治疗方法 2010-10-15胃病

    (1)肠胃湿热:病起急骤,恶心频发,呕吐吞酸,腹痛阵作,泻下急迫,便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口渴欲饮,心烦,尿短赤少,舌苔黄腻,脉淆数或滑数。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治疗治疗用药
  • 内外治疗肛窦炎 2010-10-12肛肠科

    清热利湿:凡出现肛门潮湿不适,偶有刺痛,便时加重,粘液量多,且大便次数增多;或腹痛即泻,泻下烙肛气秽,粪色黄褐;或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滑的病人。

    查看全文>> 标签:肛窦炎治疗用药
  • 中医治疗肛窦炎 2010-9-27肛肠科

    凡出现肛门潮湿不适,偶有刺痛,便时加重,粘液量多,且大便次数增多;或腹痛即泻,泻下烙肛气秽,粪色黄褐;或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滑的病人。多因湿热下注所致。

    查看全文>> 标签:治疗肛窦炎治疗用药
  • 用药如用兵 揭秘中医治病的8个秘诀 2010-9-20保健

    中医说“用药如用兵”,中医治病有确定的战术,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中医怎么运用这八个方法来去除疾病。(#画中画广告#) 一、汗法切忌关门打狗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宣发肺气,以促进排汗,使邪气随汗而解的一种治疗方法。“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汗法主要是解除表证的治疗方法,汗法具有发散透邪、解毒作用,可用于风疹、湿疹、癣类等一些皮肤疾患。汗法还具有祛风散湿和宣肺利水等...

    查看全文>> 标签:生活指导用药中医
  • 处方药味不能随意替代 2010-8-19药品

    同一种饮水,炮制方法不同,功效各异。如大黄生用峻泻直达下焦,而蒸炙为熟大黄,泻下作用明显减弱,适用于老人、小儿便秘;炒成大黄炭,不但没有泻下作用,反而有止血、止泻及收敛作用。又如生麻黄解表,麻黄止咳平喘,等等。

    查看全文>> 标签:处方药
  • 小儿便秘妙招巧护理 2010-7-28保健

    小儿便秘是让不少家长头疼的问题,为了给孩子通便,他们让孩子多吃香蕉、喝蜂蜜,甚至用泻下药促排便,这样可能伤及孩子娇嫩的脾胃。

    查看全文>> 标签:婴儿疾病便秘保健
  • 孩子夏季热 清热解毒药要慎用 2010-7-22药品

    中医退热的方法有十余种,如发汗退热、泻下清热、和解退热、养阴清热等等。运用时要依据具体的病情来辨证施治,选择对症的治疗方法。用得对症,高热往往立马可退,但如用得不当,往往反增其热。

    查看全文>> 标签:清热解毒中医
  • 饮食降三高 茶疗先行! 2010-7-7心血管疾病

    “茶为万病之药”,是唐代医药学家陈藏器对茶的多功能保健作用的高度评价。中医学认为茶叶苦、甘,性凉,入心、肝、脾、肺经。苦能泻下,燥湿,降逆;甘能补益缓和;凉能清热、泻火、解毒。

    查看全文>> 标签:饮茶三高预防保健
39健康网 - 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 Copyright © 2000-2011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