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治疗牙痛验方大搜罗 2007-12-19口腔疾病

     1、白胡椒10克研成末,加酒精调成糊状,分4次放入牙洞内。(#画中画广告#) 2、针刺同侧劳宫穴,中度刺激,进针1~2次,上下捻不留针。3、乌梅12个,分别含于口中,或兼含糖球也可。 4、露蜂房适量,加纯酒精适量,点火燃烧,待蜂房烧成黑灰时,用手指蘸灰涂于患牙,一般4~5分钟可止痛。  5、生猪油、新棉花各少许,用棉花裹猪油烤热,咬在患牙痛处片刻,1次1换,反复数次。6、六神丸1~2粒...

    查看全文>> 标签:治疗牙痛治疗治疗用药
  • 第八节 癫痫 转归预后 2007-9-13中医

    [其他疗法](#画中画广告#) 一、中成药剂1.朱砂安神丸每服1.5—3g,1日2次。用于惊痫证。2.癫痫白金丸每服3g,1日2.次。用于痰痈证。3.镇痈片每服3片,1日3次。用于痰痫证。二、针灸疗法1.体针:发作期,取人中、合谷、十宣、内关、涌泉,快速进针,用泻法;休止期,取大椎、神门、心俞、合谷、丰隆,平补平泻法,隔日1次。并灸百会、足三里、手三里,隔日1次。2.耳针:发作期,取脑、心、缘中3...

    查看全文>> 标签:心肝病证中医中医儿科中医教材书籍教材癫痫中医
  • 第六节 儿童多动综合征 转归预后 2007-9-12中医

    [其他疗法](#画中画广告#)一、单方验方1.益智糖浆煅龙骨、煅牡蛎、珍珠母、钩藤、黄芪、炙甘草、红枣、浮小麦、夜交藤、当归、白芍、五味子、黄柏等。制成糖浆,每瓶200ml。每服loml,1日3次。用药时间平均3.5个月。2.健脾益智糖浆海参、茯苓、石菖蒲、麦芽各9g,半夏、益智仁、枳壳各6g,陈皮3g,牡蛎15g,制成糖浆90ral。每服5ml,1日3次。20日为1疗程,连服2个疗程。3.智力糖...

    查看全文>> 标签:儿童多动综合征心肝病证中医中医儿科中医教材书籍教材中医
  • 第三节 泄泻 转归预后 2007-9-12中医

    [其他疗法](#画中画广告#)一、中成药剂1.藿香正气胶囊每服2—3粒,1日3-4次。用于风寒泻。2.纯阳正气丸每服2-3g,1日3-4次。用于中寒泄泻,腹冷呕吐者。3.甘露消毒丹每服2-3g,1日3—4次。用于暑湿泄泻。4.葛根苓连丸,每服1二2g,1日3-4次。用于湿热泻。5.附子理中丸每服2-3g,1日3—4次。用于脾肾阳虚泻。二、单方验方1.苍术、山楂各等份,炒炭存性,研末。每次1—2g,...

    查看全文>> 标签:脾胃病证中医中医儿科中医教材书籍泄泻教材中医
  • 第六节 顿咳 转归预后 2007-9-11中医

    [其他疗法](#画中画广告#)一、中成药剂1.鹭鸶咳丸每次1丸,1日2—3次。用于邪犯肺卫及痰火阻肺证。2.冬膏每次5-log,1日2次。用于恢复期肺阴不足证。二、单方验方1.胆汁疗法新鲜鸡胆汁,加白糖适量,调成糊状,蒸熟服。每日每岁1/2只,最多不超过3只,分两次服。连服5-7日。用于痰火阻肺证。2.大蒜疗法紫皮大蒜制成50%糖浆。5岁以内每次5-loml,5岁以上每次10—20ml,每日3次,...

    查看全文>> 标签:顿咳时令疾病中医中医儿科中医教材书籍教材中医
  • 第五节 痄腮 转归预后 2007-9-11中医

    [其他疗法](#画中画广告#)一、中成药剂1.小柴胡冲剂每次1包,1日2-3次。用于邪犯少阳证。2.清开灵冲剂每次1包,1日2—3次。用于热毒壅盛及邪陷心肝证。二、药物外治1.青黛散、紫金锭、如意金黄散,任选一种。以醋或水调匀后外敷患处,1日2次。适用于腮部肿痛。2.鲜蒲公英、鲜马齿苋、鲜仙人掌(去刺),任选一种。捣烂外敷患处,1日2次。适用于腮部肿痛。三、针灸疗法1.针刺法取翳风、颊车、合谷,泻...

    查看全文>> 标签:时令疾病中医中医儿科中医教材书籍教材痄腮中医
  • 第三节 丹痧 转归预后 2007-9-11中医

    [其他疗法](#画中画广告#)一、中成药剂1.三黄片每服2-3片,1日3次。用于毒炽气营证。2.五福化毒丸:每服1丸,1日2次。用于毒炽气营证。二、单方验方1.大青叶、板蓝根、土牛膝根各15g。每日1剂,水煎服。用于邪侵肺卫证。2.紫草、车前草各15—30g。水煎,连服7日。用于毒炽气营证,也可用于预防。三、药物外治1.金银花、山豆根、夏枯草、青果、嫩菊叶、薄荷叶各适量。煎汤漱口,1日2-3次。用...

    查看全文>> 标签:丹痧时令疾病中医中医儿科中医教材书籍教材中医
  • 针灸法 2007-9-5中医

    包括针法与灸法,两者各有其适应证。在外科方面,古代多采用灸法,但近年来针法较灸法应用广泛,很多疾病均可配合针刺治疗而提高临床疗效。灸法是用药物在患处燃烧,借着药力、火力的温暖作用,可以和阳祛寒、活血散瘀、疏通经络、拔引郁毒。如此则肿疡未成者易于消散,既成者易于溃脓,既溃者易于生肌收口。(#画中画广告#) 适应证:针刺适用于瘰疬、乳痈、乳癖、湿疮、瘾疹、蛇串疮、脱疽、内痔术后疼痛、排尿困难等。灸法适...

    查看全文>> 标签:外科治法中医中医外科学中医教材总论书籍教材中医
  • 胸痹心痛 治疗原则 2007-8-28中医

    针对本病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缓解期以本虚为主的病机特点,其治疗应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本虚宜补,权衡心之气血阴阳之不足,有无兼见肝、脾、肾脏之亏虚,调阴阳补气血,调整脏腑之偏衰,尤应重视补心气、温心阳;标实当泻,针对气滞、血瘀、寒凝、痰浊而理气、活血、温通、化痰,尤重活血通络、理气化痰。补虚与祛邪的目的都在于使心脉气血流通,通则不痛,故活血通络法在不同的证型中可视病情,随证配合。由...

    查看全文>> 标签:胸痹心痛心脑病证中医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教材中医
  • 治疗要点 2007-8-26中医

    1.宣降肺气肺病证的基本病机之一是肺失宣肃,因此,宣降肺气为肺病证的治疗要点。《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画中画广告#)肺气不宣,则以辛散之品,驱散表邪,宣发肺气。肺为清虚之脏而处高位,故宣发肺气应以轻清之品,正如吴鞠通所谓“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肺为娇脏,不耐寒热,且肺恶燥,燥则肺气上逆而咳喘,甘润可使肺气自降,清肃之令...

    查看全文>> 标签:肺病证中医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教材中医治疗用药
39健康网 - 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 Copyright © 2000-2011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