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爸妈的坏习惯“催胖”宝贝

2011-07-16 00:41:00新浪中医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核心提示:孩子的饮食习惯与家长“一脉相承”的占多数,父母不良的饮食习惯也会“催胖”孩子。<br>

  吃肉比吃素菜更容易“遗传”

  孩子喜欢吃肉和吃鱼的食习惯是从父母那里遗传的,而对蔬菜和甜点的口味则更多的是通过天培养的。在孩子能吃辅食之后,家长就要开始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了。如父母是否吃零食、是否吃早餐、是否注意荤素搭配都能影响到孩子的体重。所以,若想孩子营养均衡,减少肥胖的几率,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调整好自身的饮食习惯。

  两类食物是肥胖的“主谋”

  在宝宝生长发育阶段,营养的均衡补充很重要,但肥胖宝宝需要避开两类食物,即高糖类和高脂类食物。宝宝出生后提倡母乳喂养,如果孩子在吸食过程中出现扭头、吐奶等为,说明宝宝已经吃饱,就不要再强行喂食了。等到宝宝添加辅食后,对于一些含糖量高的辅食,比如一些鲜甜的米糊、糖水、加糖的牛奶等要严格控制摄入量,避免宝宝摄入过多的糖分。有些妈妈认为小宝宝减肥要先从主食减起,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因为主食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会转化成糖分,可以供给大脑发育的需要。想要为胖宝宝“瘦身”,最好从减少脂肪类食物入手。不少妈妈觉得肥肉是脂肪含量较高的肉类,实际上,100克瘦猪肉蛋白质16。7克,而含脂肪却达28。8克,其中的动物性脂肪摄入量会大大增加。瘦猪肉并不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所以建议家长在肉类选择上可偏向鱼类或是鸡肉类。

  三种坏习惯加速宝宝肥胖

  食物种类上有所挑选后,还要搭配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如果宝宝的体重“超标”,家长需为宝贝改掉下面三种坏习惯:

  1、“热量高”,多数孩子除了正餐以外,经常食用零食、油炸食品、甜味饮料等高油脂、高热量的食物。有的甚至用点心、糖果等零食取代正餐。

  2、“餐数多”,现在的年轻父母的工作比较忙,孩子都是隔辈喂养,老人的传统观念认为“能吃是福”,容易养成孩子饿不饿都吃东西的习惯。

  3、“补过头”,很多家长生怕孩子营养素缺乏,所以在正常饮食之外经常大量给孩子补充各类营养素,从而造成孩子营养过剩。

  四个好习惯让吃更健康

  1、每天在家吃两餐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家庭都是“外食主义”的拥趸者。在外就餐或是直接购买半成品、成品食物会大大增加肥胖率。所以,建议家庭每日三餐中,争取能有两餐在家吃。

  2、变个样吃零食

  对于习惯吃零食的孩子来说,想让他们戒掉很难,不如给零食换个花样。家长可将宝宝爱吃的糖果、巧克力、口香糖、汽水等高糖、高热量的零食更换成纯牛奶、酸奶、水果等低脂高纤维类食品。

  3、定时、定量有保证

  孩子一天三餐或四餐的时间要相对固定,进食量也要相对固定。同时适度减少晚餐的进食量。

  4、培养细嚼慢好习惯

  细嚼慢咽有助于孩子细细品味食物,并提高对饥饿的忍耐性和食欲敏感性,找到吃饭的自然停止点,避免饮食过量。还可以用游戏的方式,培养宝宝细嚼慢咽的习惯。

(责任编辑:王翊榆 实习编辑:朱燕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李丽丽副主任医师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抽动症,多动症,及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咳嗽、肺炎、哮喘,气管炎,支气管炎等。

  • 蒋红玉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

  • 陶银副主任中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其他疾病如慢性荨麻疹,暗疮,月经不调,儿科感冒胃肠调理等。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