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春季:三类丘疹性荨麻疹的中医治疗

2011-04-29 01:25: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皮损为黄豆粒至花生米大、略呈菱形的红色水肿性斑丘疹,似风团样,中心可有水疱,部分高度敏感者可出现紧张性大疱,皮疹多分批出现,群集而较少融合。皮损以四肢、腰背、臀部为多见。

  临床主要表现

  1.皮损为黄豆粒至生米大、略呈菱形的红色水肿斑丘疹,似风团样,中心可有水疱,部分高度敏感者可出现紧张性大疱。皮疹多分批出现,群集而较少融合。皮损以四肢、腰背、臀部为多见。

  2.春夏季发病多。

  3.自觉瘙痒剧烈,因搔抓可继发感染。皮疹3~7天消退,可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一般全身症状。

  中医分型

  1.风热 风团色红,中心有小丘疹或水疱,昆虫刺咬者常可见刺伤,部分糜烂结痂尖红,舌苔薄白,脉浮略数。

  2.食滞 皮疹为小丘疹及风团、红斑,偶见水疱及糜烂结痂,伴见腹胀,纳呆,干,便秘,尿黄,舌质稍红,舌苔白或厚,脉象滑。

  3.湿热 皮疹以水疱为主,围以红色水肿斑丘疹,痒甚,舌质稍红,舌苔白或厚,脉象滑。

  治疗方法

  1.汤药

  (1)风热:桑菊加减。桑叶10克,菊花10克,桔梗10克,白蒺藜10克,薄荷6克,蝉衣6克,丹皮10克,银花6克,连翘10克,荆芥6克。

  (2)食滞:小儿香橘丹加减。连翘10克,山楂10克,木香6克,莱菔子10 克,厚朴10克,橘皮6克,神曲10克,蝉衣6克。

  (3)湿热:黄连解毒汤加减。黄连6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野菊花6克,赤芍10克,六一散10克。

  2.中成药 化毒3克,每日2次;导赤丸1~2丸,每日2次;复方青黛囊2~4粒,每日3次;小儿香橘丹3克,每日2次;湿毒清胶囊3~4粒,每日2~3次,或一清胶囊2粒,每日2~3次。

  3.非药物治疗 有大疱者,先用消毒注射器抽吸疱液外用药。

  4.外用药 炉甘石洗剂、百部酊用于水疱不明显及未破处皮损。

  日常养护

  1.因搔抓引起感染者,应到医院及时就诊。

  2.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晒衣被,开窗通风。

  3.消灭蚊、臭虫、蚤、虱等。

  4.患病时不要吃冷饮冷食,以免助食滞及生湿热。

  5.易感季节适当多食清热利湿的瓜果、蔬菜。

(责任编辑:王翊榆 实习编辑:张莹秀)


更多中医最新资讯,请关注39中医频道——中国第一中医门户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丘疹性荨麻疹
推荐专家更多
  • 陶银副主任中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其他疾病如慢性荨麻疹,暗疮,月经不调,儿科感冒胃肠调理等。

  • 彭树灵副主任中医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 李铜元副主任医师深圳福华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扭挫伤、骨折脱位,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状、肩周炎、网球肘、高尔夫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腰椎增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颈肩腰腿痛的康复保健;感冒、咳嗽、胃脘痛、胃炎、肠炎、便秘、头痛、失眠、眩晕、抑郁症、耳鸣耳聋、痛风、亚健康的平衡保健;月经不调、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症;扁桃体炎、咽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痤疮、黄褐斑、扁平疣等。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