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惊蛰节气,中医养生有讲究!

2020-03-05 00:36:09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3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所谓“惊”,即惊动,“蛰”是指蛰伏在泥土中的昆虫,惊蛰,则指春雷惊醒了冬眠的蛰虫。惊蛰时节,天气变暖、雨水渐多、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是个养生好时节。

  时令:惊蛰

  3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所谓“惊”,即惊动,“蛰”是指蛰伏在泥土中的昆虫,惊蛰,则指春雷惊醒了冬眠的蛰虫。惊蛰时节,天气变暖、雨水渐多、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是个养生好时节。

  那么,惊蛰时节该如何养生呢?

  舒展经络,调和气血

  人体经历了长时间的冬,阳气尚未完全透达于全身,此时不宜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以免阳气消耗过多,感染疾病。惊蛰时节,养生要以“舒展经络、调和气血”为主,只有经络得到疏通,气血才可流遍全身,方能使机体正气充沛,从而抵御疾病。舒展经络建议适当进行太极拳、散步、泡脚等相对柔和的活动。

  饮食有节,慎吃寒凉

  惊蛰时节,气候乍暖还寒,人体阳气较弱,在饮食上我们要避免食用性质寒凉的食物,以免引发腹痛、腹泻、痛经等症状。同时,也尽量避免少吃酸性食物,因为酸性食物具有收敛、固涩作用,过多摄入容易影响气血运行。

  祛湿健脾,增强正气

  春天细雨纷纷,空气湿度大,容易造成“回南天”,回南天气会令居住的环境变得潮湿,湿邪入侵人体,则会令人出现疲乏、慎重、腹泻等症状,因此建议在养生上要注重“祛湿”。健脾祛湿的药材有茯苓、薏米、淮山等,适当服用不仅能健脾祛湿,还能培养人体正气。

  调养性志,避免焦躁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情绪对机体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惊蛰时节应注重性志的调养。春季是养肝的时节,在惊蛰时期,由于人体气机尚未得到完全的疏泄,因此肝气运动会有所不畅,容易导致肝火偏旺。中医认为“怒伤肝”,若情绪激动、心事烦扰,可令气机郁结,影响肝脏功能,影响全身气机畅达,因此建议大家适合调节情绪,避免抑郁、愤怒等负面情绪。

  不同体质应“辨证养生”

  在中医看来,不同体质的人在惊蛰时节的养生重点是不一样的。惊蛰时节,大家一定要注意分清自己的体质,切勿乱吃乱补,以免弄巧成拙。比如,阴虚体质者养生要注意保阴潜阳,避免摄入爆烈辛辣之品;阳虚体质要注意多食壮阳食品,如狗肉、羊肉、鸡肉等;血瘀体质应多做由于与心脏血脉的活动,可常吃具有活血化淤的食品;痰湿体质要避免湿邪侵袭,不宜居住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中。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刘潮副主任医师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妇科内分泌失调,亚健康状态等疑难杂症。主治高血压、月经失调、围绝经期综合征、不孕症等。

  • 江书刚主治医师沈阳市国医中医院甲状腺科

    擅长领域:擅长甲亢、甲状腺结节、甲亢突眼、甲减、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疑难病的诊疗

  • 石坤元副主任医师广东省工人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儿科疾病、四时感冒、急性发热、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喘、急慢性肝炎、乙肝、肝胆结石、肾炎、肾结石、淋病、泌感、肠胃炎、胃溃疡、糖尿病、老年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眩晕、风湿关节炎及皮肤病,临床经验丰富。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