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老是尿频尿急,您帮我开点壮阳药!”
“医生,我最近力不从心,您帮我补补肾!”
“医生,您帮我老公搭搭脉,我觉得他有点肾虚。”
……
这是男科门诊最常听到的见面语。似乎男人一有问题就怀疑是肾虚,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上补肾壮阳药。古代医家发现“男病多虚”、“肾无实证”的特点,但这是基于当时的自然和社会及医疗情况。时过境迁,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改变,从病因病机到个人体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男科最常见的四类疾病,包括男性不育症、性功能障碍、慢性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每一个都有不同的病理机制,肾阳虚仅是众多病机之一,所以治疗上必须辨证论治,绝非一味地补肾壮阳可以解决。
仅以阳痿为例,也有虚证实证之分。对阳痿的认识,清代医家韩善征就已经说过:“真阳伤者固有,而真阴伤者实多”,因此对用药的建议是“阳痿早泄多阴伤,壮阳刚燥勿滥投。”1987年,当代中医男科创始人之一徐福松教授也提出滋阴法治疗阳痿的“禾苗学说”新理念,并以天人相应理论加以阐述:人身乃一小天地。当今全球气候变暖,加快水分蒸发,水源枯竭,此自然界“阴亏”之一也;太平盛世,性事过频,膏梁厚味,烧烤嗜辣,此生活方式“阴亏”之二也;社会变革,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加大,人际(家庭)关系紧张,此为心因性“阴亏”之三也;温肾壮阳药充斥市场,滥用成风,此为医源性、药源性“阴亏”之四也。
现代人阴虚体质更加明显,绝大多数人阴虚火旺的情况更为严重。以临床收治的患者来看,阳痿“阴虚者十有八九”。如果一见阳痿便妄投壮阳之品,就会出现越壮阳越痿。正确的做法是宜滋阴而不宜壮阳。这里推荐徐福松教授创立的“二地鳖甲煎”,以滋阴为主,温阳为辅。
补肾壮阳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中医认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顾名思义,补肾壮阳是治疗肾阳虚的。所谓肾阳虚,是以腰膝酸冷、性欲减退、夜尿多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临床表现为头目眩晕、面色淡白、腰膝酸冷疼痛、畏冷肢凉、精神萎靡、性欲减退。男子肾阳虚会出现阳痿早泄滑精,女子肾阳虚会出现宫寒不孕或久泄不止等。
我们在临床上也会见到“头目眩晕”,但那多是酒精使然,“完谷不化,五更泄泻”是暴饮暴食生猛海鲜所致,气喘吁吁大多是肚大腰圆所累……嗜食肥甘之品导致痰湿,日久化热,此为实热证,治疗宜泻宜清,日常饮食应该多吃一些薏苡仁、百合、莲子、银耳等滋阴的食物。然而很多红光满面却自以为肾阳虚的人都在盲目地用大温大补之品补肾壮阳,殊不知这种行为恰是火上浇油,久则耗损阴津,不仅会加重原有疾患,更会引发口干舌燥、鼻衄、汗出、便秘等症。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男科问题切忌擅自盲目使用补肾壮阳药,最佳的办法还是要到正规医院,由医生辨证开方施药。▲(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西医结合男科主任 金保方)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肝炎、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及其他疑难杂症,擅长中医脉诊及经方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