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物汤”最早见于晚唐蔺道人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最初是用来治疗外伤瘀血疼痛的方剂;到了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开始将它应用于妇产科疾患,成为补血调经的基础方。由于治疗妇科疾病效果显著,后世医家将四物汤称为“妇科第一方”、“妇女之圣剂”。
关于“四物汤”名称的由来,《成方便读》中解释到:“物,类也,四者相类而各具一性,各建一功,春生当归虚者补之,夏生川芎郁者达之,秋收芍药实者泻之,冬采地黄急者缓之”。就是说,当归如春季之生发,川芎如夏季之长(有生长之意)养,白芍如秋季之收敛,熟地如冬季之固藏,四味药恰好对应一年四季,化生万物,故名为“四物汤”。
四物汤由熟地、当归、川芎、白芍四味药各等份组成,熟地黄滋阴补血、填精益髓;当归补血和血调经;白芍养血柔肝;川芎活血行气、畅通气血;四药合用,补血而不滞血,调血而不伤血,可使营血调和,有调经化瘀的功效。
四物汤在临床应用时,可随证调整用量,如治疗面色萎黄、唇甲色淡、发枯易脱等血虚证,则重用熟地、当归,轻用川芎;如治疗月经错后、量少,甚至闭经等血瘀证,则重用当归、川芎,轻用熟地、白芍。此外,四物汤还有很多衍生方:如配伍桃仁、红花,即成桃红四物汤,主治月经颜色紫暗、痛经、闭经;如配伍阿胶、艾叶、甘草,即成胶艾四物汤,主治虚寒性出血,月经过多,崩漏下血,先兆流产等;如配伍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即成八珍汤,可气血双补;八珍汤基础上再配伍黄芪、肉桂,就是家喻户晓的十全大补汤,补力尤大。
现代研究表明,四物汤可增加红细胞数目,提高血红蛋白含量,有增强免疫功能、延缓衰老等作用。现今临床可将四药各用10克,加水300毫升,沸腾后小火煎煮20~25分钟,浓缩到150毫升,每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可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若肝气不舒,烦躁易怒,面色晦暗,或有色斑,也可加入玫瑰花6克,红枣3枚。另外,居家还可取少量药材与鸡肉、羊肉炖食,非常适合女性朋友。
需要注意的是,本方药性偏温,体质热盛的人群不宜使用,可能导致口干舌燥等上火症状;该方还容易滋腻脾胃,脾虚没胃口的人应慎用。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从中医角度讲,“黑色入血”,也就是说颜色深的东西功效是入血的,像红枣、阿胶、龙眼肉、红糖等。与西医不同,中医很多东西都是药食同源,虽然不能从成分上分析其起作用的机理,但在功效上是肯定的。
擅长领域: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儿科疾病、四时感冒、急性发热、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喘、急慢性肝炎、乙肝、肝胆结石、肾炎、肾结石、淋病、泌感、肠胃炎、胃溃疡、糖尿病、老年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眩晕、风湿关节炎及皮肤病,临床经验丰富。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扭挫伤、骨折脱位,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状、肩周炎、网球肘、高尔夫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腰椎增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颈肩腰腿痛的康复保健;感冒、咳嗽、胃脘痛、胃炎、肠炎、便秘、头痛、失眠、眩晕、抑郁症、耳鸣耳聋、痛风、亚健康的平衡保健;月经不调、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症;扁桃体炎、咽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痤疮、黄褐斑、扁平疣等。
擅长领域:擅治感冒久咳、胃肠炎、胃溃疡、结肠炎、胆囊炎、泌尿系统感染、结石;妇女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阴痒、崩漏、更年期综合症、不孕症及小儿发热咳嗽,消化不良、疳积等病症有丰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