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道:“百草发芽,百病发作”。春天是欣欣向荣的季节,同时也是人体抵抗力不足、容易患病的季节。因此春天更应注意保健养生,防患于未然。
中医认为,春季主风,风伤人,因此最易损人之肝,尤其易耗人肝阴,使人肝阴不足。肝阴不足通常会使人出现头晕、眼干、目涩、胁肋灼痛、手足蠕动、舌红少津、脉弱细数等症状,严重的情况还会出现肝风、中风。四季之中春季是肝病高发的季节,而中医推崇的四季养生中春季最宜养肝息风。
肝脏是人体的代谢核心和“排毒工厂”,对于人体健康来说尤为重要。同时春季是所有生物欣欣向荣、推陈出新的季节,人的肝气亦开始旺盛,排浊气、畅气血,正是调养肝脏的大好时机。因此,中医又有“春宜养肝”之说。春季开启了一年生命活动周期的序幕,养生应以养肝护肝为先。如何养肝?
阿胶,入肝经,滋肝阴,宜于春季养肝。清代黄宫绣《本草求真》载,阿胶,味甘气平,质润,专入肝经养血;清代叶天士《神农本草经读》载,所以妙者,驴亦马类,属火而动风;肝为风脏而藏血,今借驴皮动风之药,引入肝经。
阿胶养肝有巧方,只要配以合理药膳,便能达到滋补养肝的功效。而在阿胶原料的选择上亦以出自山东东阿县的东阿阿胶最为推崇。李时珍《本草纲目》说“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可见道地正宗阿胶非东阿阿胶莫属。
鸭肝阿胶粥
【配方】鸭肝60克,东阿阿胶(阿胶原粉)10克,粟米100克,葱花、姜末、精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①将鸭肝洗净,剁成泥糊,备用。②粟米淘洗干净,放入砂锅,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煮30分钟。③另锅放入阿胶,加水后用中火煮沸。④待阿胶完全烊化后加入粟米粥中,加入鸭肝泥糊,拌和均匀,加葱花、姜末,继续用小火煨煮至粟米酥烂,加精盐、味精,搅匀即成。
【用法】早、晚分食。
【功效】养肝补血定眩。尤适用于肝血不足引起的经前眩晕。
阿胶山药羹
【配方】东阿阿胶(阿胶原粉)9克,山药30克,红糖少许,水淀粉适量。
【制作】①山药去皮洗净切成小丁,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置火上煮熟。②将阿胶溶化后,注入山药锅中,下水淀粉、红糖调成羹即成。
【用法】每日早、晚各食1次。
【功效】调补肝肾。凡肝肾两虚所致小腹经期隐痛、头晕耳鸣、舌质淡红者,皆可作为食疗佳品。肝肾不足的妇女宜常食之。
(实习编辑:杜念念)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儿科矮小症、脾胃不好、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小儿肥胖症、小儿便秘、小儿鼻炎、营养不良、小儿咳嗽等以及成人郁证、消化、呼吸、耳鼻喉科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食管炎、胃溃疡及结肠炎、胆囊炎、慢性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咽喉炎、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擅长领域:擅长诊治咳嗽、哮喘、厌食、腹泻、胃炎、遗尿、血尿、肾病、湿疹、荨麻疹、多汗症、抽动症、多动症等疾病及小儿体质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