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鲁迅的小说《药》的人一定都很熟悉其中所提到的民间偏方人血馒头,然而,这个荒唐的偏方并没有奏效,华小栓还是死去了。
民间偏方,顾名思义,就是指民间流传、无医学典籍记载,也未普遍上市出售的土药方。这种药方广为流传,简便易行,省钱省事,对于一些疾病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然而,并非所有的偏方都是良方妙药,如果选择使用不当,也很可能造成得不偿失的严重后果。
民间偏方很奇怪
自从一本名为《不生病的智慧》的健康养生类书籍风靡以来,很多读者趋之若鹜。尤其是书中一些被称为奇效良方的民间偏方,都被一些读者奉为经典,并且照方抓药服用。
一位长满青春痘的女白领在吃了很多中西药后,也没赶走讨厌的痘痘。听说有同事在照着畅销书《不生病的智慧》中所说的生吃泥鳅降火清热,便也想照做试试。生吃泥鳅的步骤为:先将泥鳅洗净,切掉头,掏空内脏,剁碎,然后生吃。虽说刚吃的人肯定不习惯,等习惯以后,不用切碎,整条泥鳅就可一口吞。据说能治嗓子疼痛等上火的症状,比吃中药还管用。可她吃了之后也没见奏效。除此之外,她还从朋友那里听来了一些民间偏方,比如生吃蚂蚁能减肥、生吃蝎子能美容等。
患有痛风的马先生,几经治疗也没有取得疗效。听说蚕虫泡酒可以治痛风,且药效明显,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找朋友购买了一瓶,虽然看着泡了许久的蚕虫十分恶心,但为了治病,还是憋着气喝了几杯。
谁知,这“秘方”并没有起到神奇的功效,反而加重了病情。医生说,痛风根本就不能随便碰药酒,而且这种药酒成分不明,如果含有毒素很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偏方可治病也可致病
民间偏方为何时而神效,时而却又危及健康?流传已久的民间偏方该如何使用才安全得当?记者就此问题咨询了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的相关教授。专家认为,现在广为流传的民间偏方部分是有效的,但更多的还需要谨慎使用。民间偏方大都是根据以往经验产生的,其疗效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人而异的,在这个人的身上见了效果,并不见得在另外一个人身上也会见效果。”以药酒为例,一些药物经酒精长期浸泡,药性会有所变化,再加上成分搭配,操作方法上的不当,很可能导致出现有毒成分,使病情加重。
再如泥鳅,一向被誉为“水中人参”,在营养学及医学上具有较高的价值。中医认为,泥鳅味甘、性平,能调中益气、祛湿解毒、滋阴清热、通络补益肾气。《本草纲目》中记载,泥鳅有“暖中益气”之功效。生泥鳅外面的那层滑液能清肝、利胆、消炎,能使女人面色红润。但生吃泥鳅就没有科学依据了,一般它们都携带有大量寄生虫,生吃容易患病;但泥鳅富含一定的蛋白质,煮熟了吃营养很好。至于生吃蚂蚁、蝎子,更是容易致病。
还有一部分人对偏方不了解,道听途说,使用不当,因而也会造成偏方“致病”。如大蒜,其抗菌消炎的作用已经得到了证实,但对于慢性腹泻等病症,食用大蒜的效果并不明显,过量食用,还可能引起急性胃炎,出现腹痛等不适症状。
使用偏方应遵医嘱
专家认为,对于医生来说,即便是一些早已公认有效的民间偏方,也只能用做参考,不轻易应用于临床。现在,很多人都还抱着大病进医院,小病靠偏方的错误思想,认为能省则省,无碍大局,这样往往会贻误治病的最佳时机。根据相关规定,用作治疗的药物至少得满足安全和有效的要求,而民间偏方没有经过相关试验,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科学依据。
当然,对于一些普遍被证实有效的民间偏方,也可以进行使用,但一定要注意明确偏方的名称和成分,留意是否含有有毒成分。此外,由于偏方成分不明确,如遇和其他药物共同使用,需要注意相应的禁忌,一旦遇到不适的情况,应立即停药,专家提醒大家,民间偏方的使用一定要慎之又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相关阅读:谬误偏方四则
鱼胆能明目退火 现代医学证明,鱼胆具有生物毒性,其中的氢氰酸、组织胺及鱼胆汁等物质会引起胃肠道、心肌以及脑细胞的损害,而且,鱼胆毒素耐高温,又不会被酒精所破坏,无论生吞,熟吃或用酒冲服,都容易发生中毒,严重的将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喝醋化鱼刺 食醋是一种弱酸性液体,长时间浸泡鱼刺、蛋壳等物可使其脱钙而软化。可是鱼刺卡在咽喉部,饮用食醋时,醋在咽喉部停留的时间很短,不可能达到软化的目的。反而大量食醋对消化道溃疡患者可使病情加重,甚至诱发上消化道大出血。
“黄药子”清热解毒 “黄药子”常见于一些游医秘方,声称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但其中含有毒素,如体内累积这种毒素超过15至30克,极有可能造成死亡。
腹泻时吃生蒜 大蒜中含有蒜氨酸和蒜酶,在胃中可生成大蒜素,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经常食用能对肠道有害菌起到抑制和杀灭作用。肠胃炎引起的腹泻却不能食用大蒜,否则会加重对肠壁的刺激,促使肠壁血管进一步充血水肿,从而加重腹泻。
《312经络锻炼法全效升级版》 《经络松筋法》
(实习编辑:张真瑞)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炎症,不是一种具体的病,而是很多病都有的症状。咽喉肿痛,可能是扁桃体炎;咳嗽不止,可能是气管炎和支气管炎……在西医中,认为炎症是机体对于外源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诸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寄生虫等“入侵”人体,都有可能导致炎症。
用于:1.高尿酸血症伴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及痛风石,但必须(1)肾小球滤过滤大于50~60ml/分钟;(2)无肾结石或肾结石史;(3)非酸性尿;(4)不服用水杨酸类药物者。2.作为抗生素治疗的辅助用药,与青霉素、氨苄西林、苯唑西林、邻氯西林、萘夫西林(nafcillin)等抗生素同用时,可抑制这些抗生素的排出,提高血药浓度并能维持较长时间。[详细]
去看看 ¥0.0单纯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以及痛风性关节炎非发作期。[详细]
去看看 ¥26.5用于 ① 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尤其是尿酸生成过多而引起的高尿酸血症;② 反复发作或慢性痛风者;③ 痛风石;④ 尿酸性肾结石和(或)尿酸性肾病;⑤ 有肾功能不全的高尿酸血症。[详细]
去看看 ¥88.5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抽动症,多动症,及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咳嗽、肺炎、哮喘,气管炎,支气管炎等。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扭挫伤、骨折脱位,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状、肩周炎、网球肘、高尔夫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腰椎增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颈肩腰腿痛的康复保健;感冒、咳嗽、胃脘痛、胃炎、肠炎、便秘、头痛、失眠、眩晕、抑郁症、耳鸣耳聋、痛风、亚健康的平衡保健;月经不调、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症;扁桃体炎、咽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痤疮、黄褐斑、扁平疣等。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外感热病、上呼吸道炎、鼻炎、支气管炎,慢阻肺,肝炎、胆囊疾患、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结肠炎、各种老年病,泌感、结石,风湿痹症、眩晕、痛症等杂病。对小儿四时感冒、咳喘、厌食、虚汗、肾炎及皮肤科常见病也有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