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癣是由霉菌引起的一种皮肤病,常发生于手足的掌、趾面以足趾部。常在足趾开始,发生群集小水泡、糜烂、脱皮,每当夏季加重,冬季减轻,患者自觉奇痒难忍,常用手搔抓。手癣中医称“鹅掌风”,足癣中医称“湿脚气”。
手足癣不仅在皮肤病中是最难治的,而且还具有传染性。因此,根据手足癣夏季加重、冬季减轻的特点,对手足癣采取冬病夏治,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手足癣根据表现可归纳为四个类型:1.浸渍型:主要表现为趾(指)间皮肤发白、糜烂、浸渍,边缘清楚,去除浸渍的表皮留下潮湿的鲜红新生皮肤。2.水疱型:主要表现为足底或手掌出现水疱,甚至几个水疱融合成较大的水疱,边界清楚,皮肤不红,疱壁脱屑。3.鳞屑型:主要表现为以脱屑为主,间有少数水疱,疱干脱屑,边缘清楚,症状不明显。4.增厚型:主要表现为手掌皮肤增厚,夏季水疱脱屑,入冬则皮肤开裂。
中医药治疗手足癣有着独到的效果:
乌贼骨15克,硫黄2克,枯矾6克,樟脑3克,分别研成细粉,混匀,每日撒患处。适用于浸渍型手足癣。
滑石粉、煅海螵蛸、制炉甘石各40克,赤石脂20克,硼砂15克,白矾、制乳香、制没药各10克,轻粉、铅丹、冰片各4克,共研成细末,过筛和匀。将患处洗净擦干,然后将药粉均匀撒在趾缝间糜烂痒处,每天2次。适用于浸渍型足癣。
苦参、地榆、胡黄连、地肤子各200克。将上药切碎防入75%酒精至1000毫升中浸泡1周,过滤后再加70%酒精至1000毫升,外涂患处,每天3次。适用于水疱型足癣。
密陀僧30克,龙骨20克,炉甘石50克,轻粉、冰片各3克,凡士林100克。将前4味药研成极细末,然后加入凡士林调成膏剂,外搽患处,每天3次。适用于鳞屑型和增厚型足癣。
蛇床子、苦参、白鲜皮、黄柏、生百部各20克,雄黄、硫黄各10克,当归15克,水煎取汁外洗患处,每天1次,每次30分钟。适用于各型手癣。
白矾、五倍子、蛇床子、地肤子、苦参各30克,大枫子、川椒、黄柏各25克,共研细末,用食醋1000毫升浸泡1周备用。取药液浸泡患处,每次30分钟,每天2次,每剂可用7天。适用于各型手癣。
雄黄、黄连各10克,苦参、土茯苓、防风、地肤子、荆芥各30克,冰片6克。先将前7味药水煎30分钟,停沸后加入冰片,去渣,待温时浸泡患处20分钟,每天4次,每剂用3天,15天为1个疗程。适用于各型手癣。
生地24克,大黄18克,蛇床子、大枫子、百部、海桐皮各15克,紫草、杏仁、丹皮、当归各12克,花椒、甘草各6克。将上药浸入1000毫升麻油内2天,然后用炭火煎至药色微黄为止,用细筛滤渣,再用蜂蜡450克放入杯内,搅匀成膏,收贮备用。每晚睡前,用温水将患处洗净,拭干后,取此膏擦患处。适用于手癣鳞屑型,表皮干燥、脱皮、皲裂或水疱、奇痒等症。
(实习编辑:杜念念)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本品系广谱抗真菌药,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合成,以及影响其代谢过程,对皮肤癣菌、念珠菌等有抗菌作用,对某些革兰阳性球菌也有一定疗效。[详细]
去看看 ¥0.01.伴有真菌感染或有真菌感染倾向的皮炎、湿疹; 2.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霉菌所致的炎症性皮肤真菌病,如手足癣、体癣、股癣、花斑癣; 3.尿布性皮炎; 4.念珠菌性口角炎; 5.甲沟炎; 6.由真菌、细菌所致的皮肤混合感染。[详细]
去看看 ¥15.861.伴有真菌感染或有真菌感染倾向的皮炎、湿疹;2.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霉菌所致的炎症性皮肤真菌病,如手足癣、体癣、股癣、花斑癣;3.尿布性皮炎;4.念珠菌性口角炎;5.甲沟炎;6.由真菌、细菌所致的皮肤混合感染。[详细]
去看看 ¥11.58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
擅长领域: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肝炎、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及其他疑难杂症,擅长中医脉诊及经方临床应用。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扭挫伤、骨折脱位,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状、肩周炎、网球肘、高尔夫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腰椎增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颈肩腰腿痛的康复保健;感冒、咳嗽、胃脘痛、胃炎、肠炎、便秘、头痛、失眠、眩晕、抑郁症、耳鸣耳聋、痛风、亚健康的平衡保健;月经不调、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症;扁桃体炎、咽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痤疮、黄褐斑、扁平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