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一词来源于《黄帝内经》,体现出古人在很早以前就有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思想。时至今日,“治未病”得到了现代医家的广泛认同。笔者就其近年来[1]理论及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总结出“治未病”理论研究丰富,而临床研究欠缺,且主要针对慢性病,而对于急性外感病的研究有待于作进一步探讨。
2009-12-01探讨益气补肾口服液(YQBS)对体外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1]的作用,并从免疫学角度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T淋巴细胞,观察YQBS对体外TIL培养后存活时间的影响;TIL体外杀伤活性的影响;TIL细胞形态学的变化。
2009-12-01发热是儿童疾病常见的症状,临床有很多简单的护理方法,如热敷(温水浴)、酒精擦(浴)、冰敷(冰袋降温法)、饮食疗法(冷热稀粥)、通便法(开塞露或灌肠)等多种方法,但使用不能千篇一律。
2009-12-01笔者自1994年运用安冲汤治愈放环后月经紊乱2例[1]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遂对安冲汤治疗放环后月经紊乱的疗效在临床上进行观察,近年来通过临床观察,疗效确实较[1]好且稳定。现将收治的150例上环后月经不调患者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2009-12-01以自拟三黄蛇胆洗剂湿敷治疗婴儿湿疹105例,经临床观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2009-12-01对入院前均有经“中医药”治疗失败病史的83例患者,采取“中医药”治疗及(或)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采取“中医药”治疗的患者中,治愈者32例, 好转者12例,无效并改为手术治疗而痊愈者7例
2009-12-01探讨整脊、针灸、自制中药贴膏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8例急性腰扭伤整脊、针灸、自制中药贴膏治疗。结果:78例患者中,优良率94.9%,效果显著。结论:整脊、针灸、自制中药贴膏治疗治疗急性腰扭伤,方法简单,操作安全,疗效满意。
对运用推拿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手法和机理进行探讨。方法: 运用推、揉、拿、拨、压、提、牵引、拨正、滑按、抓五经、取穴等多种手段进行治疗。结论:推拿手法可拨正偏歪的脊突,松解颈部软组织粘连,改变受压组织与压迫物之间的结构关系,建立一个新的互不干扰的内在关系,而消除症状,达到治疗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川芎提取液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浓度为2、20、200µg/ml的川芎嗪实验培养液对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培养干预,作用时间分别为24,48,72h,96h观察不同浓度川芎嗪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
2009-12-01笔者自2005年12月~2008年12月,应用益气温肾法治疗慢性结肠炎8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2009-12-01探讨内关,足三里穴运用针灸及针刀采取烧山火,透天凉治疗胃痛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 对符合治疗的100例确诊胃痛患者全部运用针灸及针刀治疗。针灸采取烧山火,透天凉法。针刀采取穴位切割和刺激。
2009-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