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中医外科杂病
  • 吴茱萸治口疮 磨末醋调贴脚心

    “我恨这口疮!疼痛难耐不说,连大笑都不敢,更可恶的是,还不能吃辣的!”一提起口疮,王建的牛脾气就开始忍不住了。

    2010-02-06
  • 四因使你惹上烦人颈椎病

    祖国医学经过了数干年实践,留下了大量的医学著述,其中也包含与颈椎病临床表现有关的理论及治疗经验。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及理论体系的不同,未见颈椎病的中医专著。但古人经过大量的实践,细致的观察,详细地记录了和我们今天所述颈椎病的各型病变相似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2009-11-17
  • 看看中医如何搞定“远视”

    禀赋不足 为阴阳俱虚之证。多因未出生禀赋父母之精不足,或父母年老体弱多病,或房劳过度,精血不旺,或营养不良,气血不足,均可影响胎儿发育,导致先天不足。肾藏精,为“先天之本”,可“藏真阴寓元阳”,肾阳不足则阳气虚弱,神光不能越外而远照,故视远模糊;肾阴不足则阴精亏损,光华不聚,则视近昏花,视远也不清。

    2009-11-12
  • 消除误区 中医出马治干眼

    “干眼”这个病症现在许多人已经不陌生了,它是因为人眼睛中泪液的量或质发生改变而对眼球表面产生损害,从而导致眼部不适的一系列症状。干眼原是秋、冬季节的常见多发病,但现在由于空调、电脑的广泛使用,使房间的空气不仅因为空调抽走水分而干燥,还因为封闭而污浊,这就使干眼成为一年四季都可发生的疾病。

    2009-10-29
  • 当心“秋燥”引发肛周脓肿

    为什么秋天易发肛周脓肿?这篇文章为你一一讲解。

    2009-10-05
  • 中医治疗落枕的简单有效法

    1.症状 ①多有劳损、受寒或扭伤史。起病突然,往往于晨起睡醒后急性发病,也可突然在颈部扭伤后当时发病,轻者12小时后出现症状。②伤后一侧颈部肌群紧张僵硬、酸胀疼痛,疼痛严重可放射至肩背、上肢及头部。③颈部呈强迫斜颈状姿势,患者头向患侧倾斜,下颌转向健侧。

    2009-09-08
  • 湿疹问题多!中医来解救

    急性湿疹:为多数粟粒大红色丘疹、丘疱疹或水疱,或水肿性红斑,还可有明显点状或小片状糜烂、渗液、结痂。损害边界不清,合并感染时可出现脓疱、脓性渗出及痂屑等。

    2009-09-08
  • 糖尿病患者便秘的自我调理

    便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约占住院患者的60%左右。一般认为,每日大便不多于3次或每周不少于2次,皆属于正常范畴之内。过多则属腹泻,过少则属便秘。决定便秘的程度不是大便的次数,而是大便的稠度。

    2009-09-08
  • 老年便秘 陈醋是克星

    俗话说,“五味调和醋为先”,在餐桌上,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事实上,在祖国医学中,醋也可入药治病,或作药引。它性味酸温,可生津开胃、助消化、杀菌、治疗便秘。民间有句俗语:便秘用陈醋,胜过药无数。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大多数通便药或多或少会有些副作用,例如易引起腹痛、脱水,进一步损伤脾胃,甚至导致更为严重的便秘,但陈醋不会如此,因此长年便秘的人,特别是老年人可一试。

    2009-09-07
  • 中药熏洗可治眼疾

    由于气候、饮食或生活起居的缘故,人们容易罹患各种眼部疾患,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往往会因迁延不愈而转成慢性。中药熏洗从外用入手,既可配合内服用药,也可单独使用,它对于缓解病痛,促进疾病的痊愈可起到积极作用。患者不妨一试。

    2009-09-07
  • 埋针法 治疗急慢性胆囊炎

    胆囊炎归入中医学的“胁痛”、“黄疸”的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心痛黄疸”、“黄疸暴痛”的记载。

    2009-08-29
  • 巧妙用生姜能缓解脱发

    俗话说“常吃生姜,不怕风霜。”生活中的姜除用作调味剂、小食品外,在美容、保健方面也显示出它独特的风味和魅力。

    2009-08-26
  • 治病先辩证 擒贼先擒王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年轻的中医师在临床过程中常常出现无证可辨的情况。在临床中,抓主症+辨证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手段,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仝小林强调,对症治疗基础上,辨证论治,抓住主证是解决此问题较好的方式。

    2009-08-24
  • 鼻腔给药 巧治鼻炎

    中药鼻腔给药是祖国传统医学的一种独特的给药方法,不仅能直接治疗鼻腔内的疾病,而且能治疗很多种鼻腔以外的疾病,现介绍几则简便易行的验方,患者不妨一试。

    2009-08-17
  • 角结膜炎(红眼病)中医治疗

    西医学称红眼病为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染。往往通过接触病人眼分泌物或泪水沾过的物件(如毛巾、手帕、脸盆、水等),与红眼病人握手或用脏手揉擦眼睛等,都会被传染,最终造成红眼病的流行。夏秋季节,因天气炎热,细菌容易生长繁殖,非常容易造成大流行。既然我们知道红眼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就完全可以预防和防止流行。

    2009-08-09
1中医外科治疗扁桃体炎吗
2肝胆囊结石看什么科
3自查包皮过长挂什么科
4胆结石如何科学喝水排结石
5治疗包皮过长挂哪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