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油、仁丹、金银花露等,都是一般家庭常备的防暑中药。可是,和成年人不同,对于不同月龄的宝宝,各种防暑中药的用法、用量是不同的。就让有经验的中医告诉我们,正确给宝宝使用防暑中药的诀窍。
2008-07-25初夏是小儿生长最快的季节。生长越快,所需要的营养也越多,这对消化吸收功能较差的脾胃虚小儿来说是一种挑战,家长要注意给小儿调理脾胃。
2008-06-19感冒为什么会引起婴儿患中耳炎呢?这是因为婴儿的耳部结构发育还不完善,当孩子患呼吸道感染时,致病菌非常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引起中耳炎。
2008-06-03家里的萝卜、生姜、大葱等也都可以算是一味中药,如果搭配合理的话,完全可以阻断儿童的一部分感冒。
2008-06-02痱子好发在小儿颈、肘窝、胸背和头面部,出现密集排列但互不融合的针头大小的丘疹,有发痒和灼热的感觉,易引起小儿挠抓,这样皮肤很容易受细菌感染又成为疖子。疖子三天左右化脓,穿破后化出黄稠的脓液,严重者可有发热、头痛等症状。
2008-05-26上火”是中医学专用名词。孩子如果出现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痛以及烂嘴角、流鼻血、嘴里有味、口苦、呃气上逆、脘腹胀满、大便干燥、小便少且黄赤,混浊有味等问题,中医就认为是“上火”。
2008-05-20资深老中医认为,手足口病属于中医“温病”范畴,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感受风热时邪疫毒或湿热病邪所引起。病邪由口鼻入侵人体,首先侵犯上焦肺卫,出现发热、恶风寒、咽痛、四肢酸痛等卫气郁闭的症候表现。
2008-05-14手足口病以清热、解毒、化湿为主,可采用金银花、茵陈、大青叶、生薏仁、甘草等煎水预防。
端午节即将来临,佩香囊、焚熏艾草这些节日里的老习俗,也能用来防治手足口病。今天,省卫生厅发布了《浙江省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技术指导方案》,向全省公众推荐简便好用的中药“方子”。
2008-05-13出身扬州中医世家的郑俊谦表示,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该病的关键。他还捐献了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祖传秘方。
2008-05-13孩子健康是所有父母的心愿,然而,感冒发烧等小病却总是不期而至。尤其是随着冬季的来临,气温的变化,让抵抗力差的孩子接连不断地感冒。
2007-12-11冬至是服用滋补膏的好季节,这是人们主要进补的方法之一。小儿也不例外,对于那些体弱多病的儿童,家长可以常带他们到专科医生那里开膏方。
2007-11-30中医对哮喘的认识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并有多种治疗方法,除对急性发作期治疗方法外,还非常重视哮喘缓解期的治疗,给予“扶正固本”,以增强患者抗病能力,这对预防哮喘的复发起到重要作用。
2007-11-11中医认为,秋季腹泻的病因主要与外感风寒有关,伤及脾胃,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水湿不得分化,因而导致腹泻。
2007-11-03小儿哮喘发作,试试毒副作用小的中成药及中药。
2007-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