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小儿在2岁以后能自行控制排尿,即使是夜晚熟睡之后,也能够醒来告诉妈妈“我要撒尿”。但是,也有一些小儿在夜里不能控制排尿,甚至天天尿床。医学上将5岁或5岁以上小儿出现的夜间尿床,称为遗尿症。虽然随着年龄增长,遗尿症发病率有下降趋势,但约有1%~3%的人会持续至成人期,且随着年龄增加而症状加重。
2008-05-12日前,“全国脊诊整脊技术继续教育基地”和“全国脊诊整脊技术学术委员会培训基地”两块牌子挂在了天津北辰北门医院的大门上。脊诊整脊技术极具中医优势,不要求配备高档医疗检查设备,医生凭两只手就能大体了解病人的毛病出在哪里,并当时就能通过整脊进行治疗。
2008-05-05营养不良主要见于5岁以下婴幼儿,这种病对孩子的智力和身体上造成的发育迟缓等影响可能是永久性的。
2008-04-28推法为小儿按摩常用手法之一。分直推、分推、旋推三种。有旋推为补,直推为清为泻(向指根方向);往上推为清,往下推为补等说法。
2008-04-17给娇嫩的宝宝按摩,一下几个事项一定要注意。
2008-04-17辩证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础,而望、闻、问、切四诊又是辨证的基本手段,小儿疾病也不例外,由于其病情变化迅速、错综复杂,故在诊治前,必须强调辨证清楚,诊断准确,给治疗提供正确的依据。由于小儿不会用言语来表达疾病的痛苦,在进行检查时小儿又不易合作,所以,在四诊中以望诊为主,同时结合闻、问、切诊。通过辩证,辩明疾病发生的原因、部位、性质及预后转归,掌握疾病的实质,从而制定正确的治疗措施,采取相应的手法。
2008-04-17小儿从初生到成年,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无论在解剖、生理,病理、免疫等方面,都与成人有所不同。
2008-04-17治病必求其本、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同治三个原则,在小儿疾病治疗中,有不同的应用。
2008-04-17给孩子按摩,最常用的穴位有哪些?
2008-04-17小儿肌肤娇嫩,在按摩时为了减少对皮肤的损伤,或借助某些药物的辅助作用增强疗效,常在手上或患部涂一点类似润滑油的物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推拿介质。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按摩介质,在按摩时可根据病情灵活选用。
2008-04-17自汗是指人体不因服用发汗药或剧烈活动、天气炎热、衣被过厚等因素而动辄自然汗出者。多见于身体虚弱的儿童。
2008-04-17肥胖是指贮存于体内的脂肪过多,超过同年龄小儿的正常量,通常以超过同年龄同身高的正常体重20%者称为肥胖症。
2008-04-17盗汗是以睡中汗出,醒来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又称“寝汗”。
2008-04-17夜啼是指小儿经常在夜间啼哭吵闹,或间歇发作或持续不已,甚至通宵达旦,民间常称患儿为“夜啼郎”。
2008-04-17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婴儿湿疹为多见,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
2008-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