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吃五谷生百病”,患病服药是每个人都避免不了的。对于中草药,必须掌握科学的煎煮方法,才能发挥药物应有的疗效。
2009-06-09中医治疗或食疗,讲究寒热虚实,首先要掌握好药物或食物的性能。性能是指药物或食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与功能。
2009-03-15汤剂是中医临床上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剂型。煎药给药法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煎药的目的,是把药物里的有效成分,经过物理、化学作用(如溶解、扩散、渗透和脱吸附等),转入到汤液里去。一包包中药,不能简单地加些水煎煮一下就算完事,还需要注意一些原则、方法和条件。一般说来,需要注意下面5个问题:
2009-03-14中药煎煮有一些禁忌,这里给你介绍三点常识:
2009-03-10汤剂是中医临床上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剂型。因其适应中医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的原则,又具有制备简便,吸收显效迅速等特点,倍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眯。
2009-02-26刚工作的女儿莉莉看到同事正在吃一种“减肥中药”,配方中有茯苓、荷叶和决明子几味中药,同事说减肥效果很不错,于是她自己也到药店买来了这几味药,说要喝了减肥。她说,她身边有许多人都这么喝中药“茶”。
2008-08-13汤剂是中医临床上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剂型。因其适应中医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的原则,又具有制备简便,吸收显效迅速等特点,倍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眯。 但是,面对一包包的中药,常常使人们不知所措,为此向您介绍一些煎中药的知识。
2008-08-01药引的种类繁多,但以单味药为多。例如桔梗开宣肺气,引药上行,上焦病变多用;牛膝补肾强筋,引药下行,下焦病证可投;治太阳经病用羌活、防风;阳明经病用升麻、葛根;少阳经病用柴胡;喉咽病用桔梗;上肢病用桑枝;下肢病用牛膝等等,临证验之,多有裨益。
2008-05-26煎好的中药汤剂放温服用,碗底常有泥糊状的沉淀物。这些中药沉淀物到底是喝掉还是倒掉不要,人们的看法多有不同。
2008-05-20砂锅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化学性质稳定,受热均匀,传热缓慢,煎药时水分不容易蒸发,是煎药的首选。需要注意的是,砂锅骤然受热或受冷会形成裂纹。
2008-05-19良药苦口利于病,人人皆知。问题是,有的药实在是苦不堪言,难以喝下。有时候,有的病又不得不连服多帖,有些人真的是皱着眉头,含着眼泪吞服。中医专家总结出中药祛苦六法,可以让中药比较容易入口。
2008-05-05历代医家运用昼夜节律指导对疾病的治疗,主要是在服药时间的选择上,并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床行之有效。
2008-04-28煎煮方法各异:中药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各种中药的质地、性质往往有显著差异,因此,煎煮方法或煎煮时间常不相同,有先煎、后下、包煎等。
2008-04-25煎药时一般以水漫过药物半寸左右为宜。煎药的用水量应一次加足,不要中间数次加水,更不能把药煎干了再加水重煎,煎干的药应弃掉。
2008-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