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中医:日常养肝5步走,每一招都为你省药钱!

2017-06-02 15:30:31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中医认为,人的肝脏具有“主疏泄、主筋、藏血”的功能,这就说明肝与气血的通畅、情绪的调控以及筋骨的活动都有密切联系,然而肝脏也非常脆弱,当今许多年轻人的不良习惯,都让肝脏频频遭罪。深圳市名中医师承继承人、深圳市中医药学会外治法专业委员会秘书、医学博士陈柏书认为,下面这些行为最为伤肝。

中医认为,人的肝脏具有“主疏泄、主筋、藏血”的功能,这就说明肝与气血的通畅、情绪的调控以及筋骨的活动都有密切联系,然而肝脏也非常脆弱,当今许多年轻人的不良习惯,都让肝脏频频遭罪。深圳市名中医师承继承人、深圳市中医药学会外治法专业委员会秘书、医学博士陈柏书认为,下面这些行为最为伤肝。

4件小事令“肝失疏泄”

1. 不按时作息

熬夜是现代人的通病,同时也是伤害肝胆最重的一个习惯。

中医认为,肝胆最好的养生时间是子丑时(23:00~1:00;1:00~3:00),因此,最好晚上11点前就上床躺平,在肝胆经最旺的时候,肝胆才能很好回血。

2. 怒气伤肝

中医认为“怒气伤肝”。

人在发怒的时候气机上逆,血随气动,故伤肝。

而肝喜条达发散,如果生气的时候没有及时将上逆之气释放,怒气压抑,就会造成肝气郁结。


3. 久视伤肝血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目之所以有视物功能,全依赖肝血的濡养。

现代人每天的工作就要一直对着电脑,下班以后手机还不离手,过度用眼必然会损耗肝血,眼睛就会出现发涩、发干、发红等症状。

4. 饮食不节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身边的吃货也是越来越多。

长期大量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加上很多人有饮酒的习惯,各种代谢性疾病就非常容易找上门,如高尿酸血症、脂肪肝、肥胖症等。

中医支招:日常生活中怎样养肝?

1. 注意休息,减少消耗

患了肝病的人,肝功能本来已经日益减退,如果不注意休息,肝细胞就很难修复,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或者演变成慢性。

不管是得了肝病,或者尚未得肝病的人,如果不注意休息,肝脏的负担一定会加重,因此一定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2. 修身养性,戒郁戒怒

保持心情舒畅,心绪平静,情志调达,对于肝脏的保养是非常重要的。

患有肝病的人要时常提醒自己学会放下,家人也要给予病人细心关爱与照顾,避免各种可能引起病人情绪波动的刺激,否则会诱发其出现失眠、胁痛、胃脘痛、纳呆厌食等症状。

3. 饮食要节制

每一餐不能吃过饱,保持在七分饱即可。

不宜吃太多含防腐剂和色素的食品,这样会加重肝脏的排毒负担。

4. 适当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促进气机畅通,肝气条达,心情愉快。

像散步、慢跑、打太极、练八段锦等运动适用人群较广,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5. 敲打肝经

肝经又叫足厥阴肝经,一侧有14个穴位(左右一共28个穴)。

每天早上起床,可以用手沿着大腿内侧裤线的位置来回敲,哪个地方痛感明显,说明哪里是毒素淤积之处,可以重点敲打。

QQ截图20170605165711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彭树灵副主任中医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 陶银副主任中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其他疾病如慢性荨麻疹,暗疮,月经不调,儿科感冒胃肠调理等。

  • 石坤元副主任医师广东省工人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儿科疾病、四时感冒、急性发热、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喘、急慢性肝炎、乙肝、肝胆结石、肾炎、肾结石、淋病、泌感、肠胃炎、胃溃疡、糖尿病、老年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眩晕、风湿关节炎及皮肤病,临床经验丰富。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