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冬季要注意活血防中风

2016-12-16 19:43:38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冬季气温低,老人更易突发中风。因此,平时要加强预防保护措施,从饮食起居各方面做好对抗血管老化、中风的几率。

  严重血虚的人容易引发中风,尤其平日水喝得少,或经常熬夜,都很容易造成血虚;当血液浓度变高、变稠,若再加上血管硬化、失去弹性,很容易就会爆血管,或是堵塞在最细最小的脑血管中,而形成中风。因此,冬季更要做好预防工作。

  防中风四部曲

  一是不贪吃,防止“病从口入”:冬季进补应注意合理搭配,餐桌上除增补肉类食物外,每日水果和蔬菜不可少。还可以通过食疗药膳来防中风。

  1.木耳袪瘀汤

  做法:将黑木耳30克用清水洗净,再加清水煮沸,并将当归尾3钱丶紫丹蔘3钱装入纱布袋中,放在砂锅里面,再加入红枣3钱,新鲜山药50克,加水适量,大火煮滚转中小火后,再炖30分钟后。去药袋。可适量当下午茶丶点心或汤品使用。

  功效:理气活血、通络止痛,适用头痛或心前区疼痛,部位较固定,伴有舌下静脉纡曲,肢端凉或麻,舌质黯紫,舌苔薄,脉细涩,血瘀证者。

  2.紫菜化瘀磨菇汤

  组成:半夏3钱丶天麻3钱丶三七1钱丶陈皮2钱、山楂5钱、蘑菇30克丶紫菜适量。

  做法:将蘑菇30至50克洗净切片,加入其他中药及适量清水和紫菜同煮汤,最后再加适量食盐丶胡椒丶葱丶大蒜等调味。可当汤品或佐膳使用。

  功能:化痰软坚散结,可用于本症痰浊阻滞证。(头晕目眩,四肢麻木,非痛非痒,甚则有木厚之感,或胸脘痞满,纳呆,恶心,身重嗜睡,舌苔黄腻或白腻,脉滑。)

  3.降浊饮

  做法:将枸杞子3钱、玫瑰花3钱丶何首乌5钱、决明子5钱丶山楂4钱、丹参3钱丶水2000毫升一同用大火煎滚,再转中小火煮30分钟,取汁约1500ml,作茶频饮。

  功效:活血化瘀,降低血脂,降低血黏度,可用于治疗伴有高血脂的高黏血症

  二是多饮水,减低血液黏稠度:有研究表明,脑梗死最易发生在天亮将起床时和刚刚起床后,因为此时血液黏滞度大,易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冬季是一年中比较干燥的季节,再加上冬季供暖,房间内空气湿度不够,限制饮水会使血液中的水分更显不足,增加卒中发生机会。

  三是穿着暖,谨防血压升高:老年人对环境温度的耐受性明显降低,在遇到寒冷刺激时,肾上腺分泌活动会增加,促使血液循环加快以抵御寒冷。所以,冬天里老人们除了应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外,起夜时更应注意保暖。另外,冬天气候变冷血压往往较其他季节高,高血压病人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调整降压药物的剂量。

  四是勤活动,保持心情愉快:在冬季老年人仍应坚持户外锻炼。这既可以帮助消耗多余的热量,也可以通过丰富的文体活动,加强与他人的沟通,调整心态。但运动量不宜过大,不应大汗淋漓,以周身发热却尚未出汗即可。老年人活动时更应讲究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每日晨练应安排在太阳出来后,这时气温会有所上升,从而避免因冷空气刺激使血管骤缩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专家提醒,想要对抗血管老化、降低中风机率,必须从日常饮食做起,减少油炸及高胆固醇食物,建议适当运用活血消脂药膳,如木耳袪瘀汤,或是紫菜化瘀磨菇汤,为血管壁扫除阻碍、保持血流顺畅,就能让脑血管远离梗塞危机,缓解中风发生风险。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陶银副主任中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其他疾病如慢性荨麻疹,暗疮,月经不调,儿科感冒胃肠调理等。

  • 徐云生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固生堂东湖分院

    擅长领域: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肝炎、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及其他疑难杂症,擅长中医脉诊及经方临床应用。

  • 彭树灵副主任中医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