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国医堂医院

苏州肿瘤医院、苏州中医医院、苏州中医专科医院

您的位置:首页 > 苏州国医堂医院 > 正文

从结肠癌到病情稳定:上海患者亲述张学民主任的中医调控之道

2025-10-17 11:05:10 苏州国医堂医院

在当代城市人群的健康体检中,“结肠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逐年攀升——尤其是直径1到2厘米的孤立性结肠结节,常让患者陷入“是炎症增生还是早期肿瘤?要不要立刻手术?术后会不会复发?”的恐慌与纠结。这些未知像沉重的石头,压得人喘不过气。

2025年,上海某互联网公司的王建国先生就经历了这样一场“健康地震”。48岁的他常年加班熬夜,外卖、烧烤是日常饮食,久坐不动的习惯让慢性结肠炎伴随了他十年。起初只是偶尔腹痛腹泻,他总归咎于“吃坏了肚子”,直到2025年5月公司体检,肠镜结果显示:乙状结肠有一个2.5厘米的占位性病变,病理活检确诊为“中分化腺癌IIA期”。主治医生建议尽快手术切除病灶,王先生却犹豫了——“切了肠子,以后的生活怎么办?万一复发呢?”

在迷茫与焦虑中,王先生经同事推荐,找到了苏州国医堂特需专家张学民主任。作为上海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中国老年肿瘤专委会常务理事,张主任深耕结肠癌中西医结合治疗十余年,尤其擅长用中医思维解决肿瘤患者的“体质难题”。

初次问诊,张主任没有急着谈治疗方案,而是先问起他的生活习惯:“是不是经常吃外卖?熬夜多吗?平时压力大不大?”得知他常年饮食不规律、情绪紧绷后,张主任指着CT片温和解释:“结肠癌的形成,是长期‘湿热瘀毒’积聚的结果——您吃的辛辣油腻加重了肠道湿热,压力大导致肝郁气滞,脾胃虚弱又让毒邪无法排出,形成了结节。现在的关键不是‘要不要切’,而是先帮您把身体内环境调平衡,再考虑下一步。”

张主任的方案以“健脾化湿、清热解毒”为核心:中药调理针对他的湿热瘀毒体质,用温和的方剂调和脾胃、化解肠道积毒;生活方式干预建议他戒掉外卖,每天煮山药小米粥养脾胃,晚饭后散步半小时促进气血运行,还教他用冥想缓解工作压力;中西医结合提醒他,若后续需要手术或化疗,中药可以提前调理体质,减轻治疗副作用。

接下来的几个月,王先生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服药、规律饮食、每天散步。三个月后复查,肠镜显示肿瘤缩小至1.8厘米,肿瘤标志物CEA从术前的8.2ng/mL降至3.5ng/mL,原本反复的腹痛腹泻也消失了。更让他惊喜的是,复查时医生评价:“体质比之前强多了,就算后续需要进一步治疗,耐受力也会好很多。”

“我以前以为癌症就是要‘拼命治’,现在才明白,‘调体质’才是根本。”王先生说,现在的他不再害怕,反而学会了和身体“和解”——不再熬夜吃外卖,每天抽时间运动,甚至开始研究中医养生。

张学民主任常说:“结肠癌是典型的‘生活方式癌’,中医的优势在于‘治未病’——通过调理脾胃、清除湿热,把肠道的‘毒土壤’改造成‘健康土’,让癌细胞无处生长。对可以手术的患者,术前调理能增强体质;对术后患者,中药能预防复发;就算无法手术,也能帮着延缓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王先生的经历,正是张主任理念的印证。面对结肠癌,恐慌解决不了问题,找对医生、调对体质,才能真正掌握主动权。

而苏州国医堂的张学民主任,就像一座“体质灯塔”——用中医的智慧,帮结肠癌患者在“抗癌迷雾”中找到平衡,重拾生活的信心。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相关文章
医院科室
友情链接
纠正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