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症状缓解实录:孙嗣章中医治胆囊炎经验
在当代消化系统疾病中,“胆囊炎”因其反复发作的右上腹疼痛与消化不良症状,成为困扰许多患者的顽疾。从急性发作到慢性迁延,患者往往在抗生素治疗与饮食控制间反复挣扎。2024年,南通市民黄志强先生的亲身经历,为胆囊炎的中医管理提供了新的启示。
“饮食之困”的连锁反应
黄志强先生现年42岁,是一名外贸公司业务经理。因工作应酬频繁,长期高脂饮食且饮食不规律,三年前确诊慢性胆囊炎,反复出现右上腹隐痛、嗳气、油腻食物不耐受等症状。尽管长期服用消炎利胆片,病情仍时有反复,严重时需静脉输液缓解。2024年初,患者因一次暴饮暴食后突发剧烈胆绞痛,经B超检查发现胆囊壁增厚、胆囊内泥沙样结石,西医建议手术切除胆囊。患者担忧手术风险,经病友推荐转至苏州国医堂名医工作室,求诊于清宫御医后人孙嗣章主任。
脉象如镜,辨证施治
初次问诊,孙主任通过“六宫十二部脉剖脉法”精准判断黄先生体质。他发现患者脉象弦滑、舌质暗红苔黄腻,结合其长期情志压力大、嗜食辛辣的病史,诊断为“肝胆湿热、气滞血瘀”。孙主任解释道:“胆囊炎的核心在于肝胆疏泄失常与湿热蕴结,单纯消炎难以根除病机,需以疏肝利胆、健脾化湿为纲,调和气机升降。”
针对黄先生的体质,孙主任以调和肝胆、清利湿热为核心,开具了扶正祛邪的方剂,并配伍疏肝理气药材。他强调:“中药调理并非直接消除结石,而是通过增强肝胆运化能力,改善胆汁代谢环境,使机体自愈力自然激活。”此外,孙主任建议黄先生每日练习“八段锦”以疏畅气机,并严格忌口油腻、酒精等助湿生热之品。
三月调理,症状趋稳
治疗初期,黄先生自觉右上腹隐痛发作频率降低,消化不良症状改善。孙主任根据其脉象变化,动态调整药方,加入白术、茯苓增强健脾利湿之力。三个月后复查,B超显示胆囊壁厚度恢复正常,泥沙样结石体积缩小。半年后随访,患者已停用西药,仅通过中药维持调理,饮食耐受性显著增强,体重回升至正常水平。
这一结果让黄先生感慨:“中医调理不是‘消除病灶’,而是重建人体自愈力。”
孙嗣章主任的中医智慧
孙嗣章主任行医几十年,师承清宫御医杜景阳与骨伤科名医安广林,融汇御医传承与现代临床经验。他提出“治未病”理念,擅长通过脉象预判疾病趋势,尤其在消化系统疾病领域积累了丰富案例。对于胆囊炎治疗,他认为:“胆汁虽为肝之余气,实则脾胃为枢纽。健运中焦、分消湿热,方能截断病势。”其用药特点注重“通补兼施”,避免苦寒药物败胃,同时结合饮食调养与情志疏导,形成“药疗+食养”的综合方案。
黄志强先生的案例印证了中医在胆囊炎管理中的独特价值。孙嗣章主任以辨证施治为核心,通过调节内环境、恢复肝胆功能,为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康复路径。正如他所言:“疾病如浊流壅塞,中医之道在于疏通导引。只要找到气机枢纽,湿热自可消弭于无形。”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 2025-08-06苏州老中医吴仲德: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优势与预防之道
- 2025-08-06辗转难眠?苏州国医堂刘国才主任30年经验助您重获安稳睡眠
- 2025-08-06尿路结石反复发作?上海九院沈利华:中医辨证解石淋之苦
- 2025-08-06冠心病支架后仍不适?郭福新主任辨证施治让血脉畅通无阻
- 2025-08-06从灼痛难忍到身心安宁——蒋瑞金主任用中药调治淋病的祛邪之路
- 2025-08-06腿长差3厘米的困扰有救了!苏州国医堂冯世华调骨术重塑步态
- 2025-08-06从“无法手术”到“带瘤生存”:中医专家张学民如何破解子宫内膜癌困局?
- 2025-08-03调和脏腑固根本!上海中医张学民以中医智慧化解卵巢癌难题
- 2025-08-03小三阳转阴实录:孙嗣章主任辨证调理显奇效
- 2025-08-03书包压弯的肩膀能挺直吗?苏州这位理疗师用二十年经验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