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极期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头痛、腹痛、腹泻、表情淡漠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表明病情的进展,建议及时就医。
1.发热
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在病原体刺激下,机体免疫系统会释放炎症因子来对抗感染。这些炎症因子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异常,进而引发发热。发热通常出现在疾病的初期,体温可能高达39℃以上,且伴随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2.头痛
由于伤寒沙门氏菌侵入血液循环后产生内毒素,作用于神经系统导致脑血管痉挛和扩张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头痛的发生。头痛多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疼痛,可位于头部任何位置,有时伴有恶心呕吐。
3.腹痛
当伤寒杆菌随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各处时,可能会造成肠壁充血水肿和点状出血,此时会引起腹部不适感。腹痛一般集中在上腹部,呈阵发性绞痛,有时可放射至腰背部。
4.腹泻
伤寒杆菌产生的外毒素可直接损害小肠黏膜,使蠕动加快,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进而出现腹泻的症状。腹泻常发生在病程的中后期,大便次数增多,但无里急后重感,粪便呈水样或稀糊状,不含血液和脓液。
5.表情淡漠
伤寒患者处于严重感染状态,身体免疫反应强烈,消耗大量能量以抵抗病原体。这导致大脑供氧不足,影响情绪控制中枢的功能,使人表现出表情淡漠的现象。表情淡漠是伤寒极期的典型特征之一,患者可能出现目光呆滞、反应迟钝等情况。
针对伤寒的诊断,可以进行血常规、肥达试验以及骨髓培养等检测项目。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如遵医嘱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食用未经彻底煮熟的食物,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