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及并发症包括水肿、尿蛋白、血脂异常、高血压,而肾功能衰竭则不属于其并发症范畴。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并接受适当治疗。
1.水肿
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大量蛋白尿导致血浆白蛋白降低,使血管内液体渗透压下降,水分从血管内向组织间隙转移,从而引发水肿。此外,肾脏排水能力下降也会加重水肿。水肿通常首先出现在身体低垂部位,如足踝和下肢,但也可能扩散到全身。
2.尿蛋白
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或电荷屏障受损时,会导致蛋白质漏出进入原尿中,形成尿蛋白。当肾病综合征病情活动时,尿蛋白水平会显著升高。尿蛋白主要反映在尿液中,但有时也可能伴随出现泡沫增多的情况。
3.血脂异常
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肝脏合成脂质增加,同时由于蛋白丢失而影响脂蛋白代谢,因此会出现血脂异常的现象。血脂异常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进一步加剧血液循环障碍,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4.高血压
肾病综合征患者常伴有肾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血压上升以维持体内液体平衡。高血压可导致肾小球内压力增高,加速肾病进展,是肾病综合征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5.肾功能衰竭
肾病综合征持续发展,可能会导致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等,进而引起肾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时,体内的废物和液体无法正常排出,可能会引起尿量减少、贫血等症状。
针对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可以进行尿常规、肾功能检测以及B超检查来评估肾脏状况。治疗措施可能包括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和环磷酰胺。患者应避免高盐饮食,保持适度运动,定期监测血压和肾功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