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恶寒是指体内有外感风寒邪气,机体为驱散寒邪而出现的畏寒、怕冷等症状。
恶寒是由于外感风寒邪气侵袭人体,导致正气抗邪于外而出现的一种病理状态。此时体表腠理闭塞,卫阳被郁,不能正常发挥温煦作用,故而出现畏寒的感觉。患者可能表现为发热轻、头痛、无汗、肢体酸痛等典型症状,也可能会伴有鼻塞、流涕、咳嗽等呼吸道症状。
针对恶寒的症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体温测量、脉诊以评估患者的体温是否异常升高以及气血运行情况。必要时,还可能会安排血常规、胸部X线检查来排除感染性疾病。恶寒通常采用辛温解表的方法进行治疗,如麻黄汤或桂枝汤加减。其中麻黄汤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组成;桂枝汤则包括桂枝、芍药、生姜和大枣。
患者应避免食用生冷食物,保持适当的室内温度,穿着保暖衣物,有助于缓解恶寒症状。若症状持续不改善,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