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伤寒穿孔表现为腹部压痛、腹部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血便、发热,这些症状可能表明病情的进展,需紧急就医。
1.腹部压痛
当发生肠伤寒时,炎症刺激腹膜和肠道组织,导致腹部出现压痛点。压痛通常出现在右下腹麦氏点处,但也可能在整个腹部弥散。
2.腹部肌紧张
肠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在病程中可累及全身各系统。此时由于炎症反应,会导致腹部肌肉处于持续收缩状态,从而引发腹部肌紧张的现象。腹部肌紧张主要集中在上腹部,患者可能会感到腹部僵硬。
3.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肠伤寒会引起肠壁水肿、增厚以及狭窄等病变,影响食物通过小肠的速度,进而使肠蠕动减慢甚至停止。肠鸣音响亮而高亢,呈金属声,表示有梗阻存在;响度减弱则表示肠管麻痹或有器质性病变如肠粘连、肠套叠等。
4.血便
肠伤寒会损伤肠黏膜,导致出血,血液随着消化液进入肠道,形成血便。血便通常为鲜红色或柏油样黑色,常伴有腹泻或便秘交替的情况。
5.发热
伤寒杆菌侵入人体后,机体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机制对抗感染,这包括产生白介素-6和其他炎症介质,这些物质能够提高体温中枢的调定点,导致发热。发热通常为稽留热,即体温维持在39℃以上,且日间波动不大。
针对肠伤寒穿孔的症状,可以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X线检查、超声波检查等确定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措施可能包括抗生素治疗,如氟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重症病例需手术修补或切除病变肠段。患者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避免食用难以消化的食物,保持充足的休息,以支持治疗为主。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