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发性运动障碍可能是由多巴胺神经递质功能亢进、抗精神病药物长期使用、遗传易感性、年龄因素、社会心理压力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多巴胺神经递质功能亢进
迟发性运动障碍与多巴胺神经递质功能亢进有关,因为过量的多巴胺会导致肌肉僵硬、震颤和不自主运动。通过减少抗胆碱能药物来降低多巴胺的作用,例如阿托品、东莨菪碱等。
2.抗精神病药物长期使用
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如氟哌啶醇、硫必利等可导致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受体超敏化,进而引起迟发性运动障碍。针对此原因引起的迟发性运动障碍,可以考虑减少抗精神病药物剂量或者更换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
3.遗传易感性
迟发性运动障碍可能受到遗传影响,具有家族聚集现象,个体携带相关基因突变时,更易发生该病。对于存在迟发性运动障碍家族史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神经系统体检以及基因检测,以便早期发现并干预。
4.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大脑中的多巴胺代谢逐渐减慢,可能导致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发生率增加。针对老年人出现的迟发性运动障碍,可以遵医嘱使用金刚烷胺、盐酸苯海索等改善症状。
5.社会心理压力
社会心理压力大可能会诱发迟发性运动障碍,因为应激状态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间接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使多巴胺活性增强。患者可通过心理咨询、放松训练等方式减轻压力。必要时医生也会给予抗焦虑药或抗抑郁药以缓解症状,比如舍曲林、文拉法辛等。
建议关注患者的运动障碍程度变化,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医生还可能会推荐进行头颅MRI扫描、PET扫描或血液中多巴胺水平测定等辅助检查,以进一步确定诊断并制定合适的管理策略。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