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阻病是指湿邪侵袭人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
湿阻病是由于外感湿邪或体内湿气过盛,导致湿邪困阻于中焦脾胃,使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失调,进而影响到气血的正常运行。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腹胀腹泻、肢体倦怠、舌苔厚腻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伴随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现象。
针对湿阻病的诊断,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血常规、便常规加潜血试验、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分析以及淀粉酶测定等相关检查。治疗湿阻病通常采用中药调理,如服用健脾利湿的药物,如参苓白术散、二妙丸等。对于症状较重者,可配合使用针灸疗法以改善病情。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暴饮暴食,以免加重湿阻症状。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