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中医针灸的好处与功效

2024-04-10 10:21:08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中医针灸通过刺激穴位来达到祛风止痛、活血化瘀、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调和脏腑等功效作用。如果考虑使用针灸进行治疗,建议咨询专业医生以确保安全和正确操作。

中医针灸通过刺激穴位来达到祛风止痛、活血化瘀、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调和脏腑等功效作用。如果考虑使用针灸进行治疗,建议咨询专业医生以确保安全和正确操作。

1.祛风止痛

祛风止痛是因为针灸能够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从而达到舒缓肌肉、缓解疼痛的目的。可选择合谷穴、曲池穴等穴位进行针灸。患者可自行操作或由专业人士指导进行。

2.活血化瘀

活血化瘀是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来实现的,可以改善局部组织的供氧和营养状态,有助于消散淤血。对于跌打损伤、扭伤等引起的肿胀和淤血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通过刺血疗法或配合药物外敷等方式加强疗效。

3.疏通经络

疏通经络主要是利用针灸对腧穴的刺激作用,激发经气,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功能,进而起到疏浚通达的作用。适用于寒湿痹阻所致的肢体麻木、关节不利等症状。可选用足三里穴、关元穴等穴位进行针灸。

4.平衡阴阳

平衡阴阳是指通过针灸调节体内阴阳失调的状态,使机体恢复正常的生理活动。对于因情志不畅导致的失眠多梦、焦虑抑郁等情况具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可以选择神门穴、百会穴等穴位进行针灸。

5.调和脏腑

调和脏腑是基于中医理论中“脏腑相生相克”的原理,通过针灸特定穴位来影响相应的脏器功能,达到协调各脏器之间关系的目的。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问题。可考虑运用中脘穴、足三里穴等穴位进行针灸。

在接受针灸时,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避免过度疲劳,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同时,在针灸后应做好保暖措施,6小时内不宜洗澡,以防感染。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彭树灵副主任中医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 容星耀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 吴建龙副主任医师南京市第二医院

    擅长领域:运用“扶正去毒,攻补兼施”方案治疗各种肿瘤,令患者减轻痛苦,延长生命,备受患者及家属信赖。 重视“理气、养阴、通瘀”治疗乳腺病、月经不调、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及其它妇科杂病等。 善用“中医综合治疗 (内服、针灸、外治、食疗)”的方法诊治各种胃病、急性及慢性肠炎、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痛风、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症、肥胖症、心悸、失眠、肺病、心血管病等疑难杂症以及疼痛性疾病。 传承清代名医吴师机中医外治""膏治百病""之法,创立""古方中药穴位贴敷治法”,不仅大大增强治病疗效,而且使用方便快捷。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