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燥和温燥咳嗽可以通过咳嗽性质、痰液多少、痰液颜色、舌苔表现和脉象特征来进行区分。
1.咳嗽性质
凉燥所致咳嗽多为干咳或少痰,而温燥则常伴随有黏稠黄色痰液。
由于寒邪易凝滞于肺,使肺气失宣,从而引起干咳;而湿热之邪易于化火生痰,故见黄痰。因此,凉燥咳嗽以干咳为主,而温燥则常伴有黄痰。
2.痰液多少
凉燥时痰液一般较少,甚至无痰;温燥则痰液较多,有时呈黄色。
由于凉燥属于外感风寒,此时体内的津液被寒邪所凝滞,难以正常运行,所以痰液不畅;而温燥则会耗伤阴液,导致痰液变得粘稠。
3.痰液颜色
凉燥时痰液通常为白色或微黄;温燥则痰液多为黄色或黄绿色。
白痰多为寒邪侵袭肺脏所致,因为寒性凝滞,容易阻碍气血运行,使痰液凝结成块;黄痰则与体内湿热有关,湿热熏蒸上犯咽喉,进而出现黄色痰液。
4.舌苔表现
凉燥可见薄白苔,舌质偏淡;温燥则常见薄黄或薄白而燥的舌苔。
薄白苔是寒邪入里、郁久化热的表现;薄黄或薄白而燥的舌苔则是温燥病邪深入机体内部,热邪炽盛所致。
5.脉象特征
凉燥多表现为弦细脉;温燥则常呈现数脉或滑数脉。
弦细脉反映了寒邪凝滞于肺,气血不畅的状态;数脉或滑数脉则代表了温燥内扰,气血运行加速的特点。
在临床上,针对凉燥可选用具有润燥止咳功效的方剂,如桑杏汤;温燥则需应用清燥救肺汤等具有清润肺燥作用的方剂进行治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治疗慢性肾炎、慢性肾衰、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慢性前列腺炎、糖尿病肾病、紫癜肾炎、痛风性肾病等各种原发、继发性肾病及内科疑难病
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