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血瘀是什么原因吃什么中药

2023-11-23 04:03:19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血瘀可能是由气滞血瘀、寒凝血瘀、痰湿血瘀、肝郁血瘀、肾虚血瘀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血瘀可能是由气滞血瘀、寒凝血瘀、痰湿血瘀、肝郁血瘀、肾虚血瘀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是指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血液停滞在经络中形成淤积。这会导致疼痛、肿胀和皮肤颜色改变等症状。可用舒筋活血片进行缓解,此药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的作用。

2.寒凝血瘀

寒邪侵入人体,使气血凝滞不通,久而久之则会形成血瘀。表现为肤色黯淡无光、舌苔白腻等。可选用艾附暖宫丸来改善,其能温经散寒、理气养血。

3.痰湿血瘀

痰湿血瘀是由于体内水液代谢失调,导致痰浊内生,进而影响气血正常运行,出现血行不畅的情况。可使用二陈汤加减进行调理,方剂中的半夏燥湿化痰,橘红理气化痰,茯苓渗湿利水,甘草调和诸药,共奏燥湿化痰、理气和胃的功效。

4.肝郁血瘀

肝郁血瘀多由情志不畅、精神紧张等因素引起,导致气机郁结,进而影响血液循环,出现血行不畅的情况。可服用柴胡疏肝散进行缓解,方中以柴胡为主药,配以枳壳、芍药等,具有疏肝解郁、行气止痛的功效。

5.肾虚血瘀

肾虚血瘀指肾脏精气亏虚,不能推动血液正常运行,从而导致血液凝聚成块。可遵医嘱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本品具有活血、化瘀、消症的功效,对于肾虚血瘀引起的症瘕有较好的疗效。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针灸三阴交穴、足三里穴等穴位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瘀的发生。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压力过大。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吕崇江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 万力生主任医师深圳市儿童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诊治咳嗽、哮喘、厌食、腹泻、胃炎、遗尿、血尿、肾病、湿疹、荨麻疹、多汗症、抽动症、多动症等疾病及小儿体质调理。

  • 李昊主任医师上海市同济医院

    擅长领域:在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病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擅长慢性萎缩性胃炎、对扭转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等病理改变;运用中医治疗消化道肿瘤以及治疗顽固性失眠具有良好效果。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